别烦,儿童遗尿有办法
发布日期: 2013-12-28 来源: 仪征市人民医院 访问量:29 |
大家都知道,在带孩子的过程中,最让大人头疼的就是孩子的“尿床”问题。一般来说,1-2岁的孩子,尿床是不足为怪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膀胱感觉神经的发育渐趋成熟,小孩到3岁时基本能控制排尿,到4-5岁的时候,夜间睡觉也能控制排尿。但如果5岁以后在夜间还不能自主控制排尿,每周超过2次,持续6个月以上,在医学上就称为“遗尿症”。这种“遗尿症”对于大孩子来说,会影响心情、学习,孩子会变得孤僻、自卑、暴躁。但往往很多孩子因为“不好意思”而不愿意到医院就诊。
前段时间,小区里的王奶奶来找我,说孙子10岁了还尿床,去了外面两三家医院做过化验、拍片什么的,都说没多大问题,就这样两三年下来了还不见好转,还是经常尿床。小孩夜里睡不好,又被大人骂,这学期开学只上了几天就不肯上了,因此问我这尿床病能不能治?我告诉她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的。
过了几天,王奶奶与儿子带着孙子来到我的办公室,10来岁的孩子一脸的不自在。通过对孩子的体检、阅读病历及各种检查单,了解到孩子确实没有器质性疾病即继发性因素。于是,我与家长、孩子进行了较长时间的交流,告诉他们作如下处理:
首先,家长要定时叫醒睡觉中的孩子,通常是在入睡后2-4小时,家长在其排尿之前唤醒他,或者用闹钟、尿床报警器,刚开始由家长叫醒孩子,一般一个月左右,大一点的孩子自己可以在报警声中或闹钟声中醒来去卫生间;其次,是锻炼孩子的膀胱容量。在白天多饮水后,让小孩憋住,从几分钟到半小时以上,逐渐使膀胱容量增大,这样,夜间也可多贮一些尿液;另外,需要服用药物“去氨加压素”,一般每晚一次,以减少尿液生成。许多孩子在几周内就会有效果,但需要巩固3-4个月。除了以上治疗,更重要的是心理疏导和生活管理,比如鼓励孩子战胜疾病的信心,不要打骂、责罚甚至羞辱孩子,督促孩子按时吃药,晚上尽量少喝水,晚餐饮食要低蛋白、低盐,睡前不要让孩子过度玩耍导致疲乏,症状有好转时要及时表扬;家长最好与孩子一起记录遗尿日记,填写评估表。经过以上综合治疗,一般经过半个月至1个月,大多数孩子的遗尿症状都会改善。
听了上面的话,孩子的父亲锁着的眉头渐渐舒展,而之前一言不发的孩子也有了笑容,并主动开口问我,“是不是过过我就可以上学了?”我告诉他“一定可以的。”孩子开心地笑了。
一个多月后,王奶奶告诉我孙子的情况好多了,有好几天没有遗尿了,孩子也已经上学了,他们也将继续巩固疗效。(儿科 朱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