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发布日期: 2013-01-12 来源: 仪征市人民医院 访问量:28 |
进入秋冬季节,天气变化频繁,寒冷而干燥,人体抵抗病菌的能力降低,很容易感染一些疾病。因此,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对保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下面介绍几种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及预防方法。
◆流感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当病人咳嗽、打喷嚏及大声说话时,病毒随飞沫喷到周围空气中,侵入正常人的鼻粘膜而传染。其特点是起病急,传染性强,流行广泛,传播迅速,易引起流行和大流行。
1.流感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开始可表现为畏寒、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有头痛、全身酸痛、软弱无力、眼干、咽干、轻度咽痛等症状,部分病人可有喷嚏、流涕、鼻塞,有时可见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发热与上述症状一般于1-2天达高峰,3-4天内退热,症状随之消失,乏力与咳嗽可持续l-2周。
2.预防方法
⑴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生活、工作环境的空气流通,常开门窗,勤晒被褥;根据天气变化,注意防寒保暖,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
⑵流感流行时尽量少去或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不要长时间呆在密闭的空间内;多饮水,可服用一些抗病毒的药物,如板兰根、抗病毒冲剂等。
⑶保护易感人群,有条件的接种流感疫苗。
⑷一旦发现有呼吸道传染病病人,应及时送医院隔离治疗。
◆麻疹
麻疹,俗称“疹子”、“痧子”,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以发热、流涕、打喷嚏、咳嗽、眼结膜炎、口腔黏膜出斑及全身皮肤斑丘疹等为主。麻疹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病人为麻疹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如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直接传播。该病传染性强,一般出疹前后5天均有传染性,易感者直接接触后90%以上可得病。麻疹的预防措施有:
1.接种疫苗。预防麻疹最好的方法是注射疫苗。除小时候常规接种外,与麻疹病人密切接触者,可进行应急接种以预防。
2.控制传染源。坚持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发现病人后应严格隔离。
3.切断传播途径。常晒被褥、衣物、玩具等,注意开窗通风换气,室内保持清洁。在麻疹流行期间,避免人群集会,尽量不到公共场所。
◆水痘
水痘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儿童期出疹疾病,其中1至6岁的小儿最易发病。临床特点是皮肤粘膜出现瘙痒性水疱疹,全身症状较轻。皮疹先出现在头部和躯干,逐渐蔓延到四肢。开始时为红色小丘疹,1-2天变成椭圆形、绿豆大小的水疱,水疱周围呈淡红色。3-4天疱疹干缩结痂,1-3周痂皮脱落,不留疤痕。因皮疹是在发病后一批批陆续出现的,所以在病儿皮肤上可见到丘疹、疱疹、痂皮同时存在,这是水痘疹的特点。
水痘一经确诊,患儿应立即在家隔离直至全部结痂干燥。发热时要让患儿休息,吃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多喝开水和果汁。水痘的治疗,主要是保持皮肤清洁,破溃处可涂碘伏预防感染。内衣应每天洗烫,被褥要勤晒,衣服要清洁宽大,并把指甲剪短,保持手的清洁,不要让患儿用手抓破疱疹。(感染病科 殷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