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全国科普月号召,增强青少年安全意识与自救互救能力,9月19日下午,扬州护理学会科普讲师团仪征市科普讲师小组走进仪征化纤第三小学,为40余名五年级学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沉浸式”急救课堂。
本次活动由仪征区域科普小组组长王冬雪主持,以“情景模拟+互动实操”为主线,围绕防溺水、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复苏(CPR)三大主题展开,在45分钟时间内为学生上了一堂重要而实用的生命教育课。
仪式伊始,仪化三小德育主任陈慧作开场致辞。她指出,安全教育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课,掌握基本急救知识既是对自身负责,也是对他人生命的尊重与关爱,并鼓励同学们认真参与、积极实践,将知识转化为保护自己、帮助他人的能力。
仪征市人民医院科普讲师团通过案例解析、动画视频、口诀教学等多种形式,将专业急救内容转化为生动易懂的课程。组长王冬雪以“水的挑战书”动画引入防溺水知识,通过“六不一会”顺口溜和“叫叫伸抛划”救援口诀,强化“不做孤泳者”的安全理念。
讲师于洁结合真实案例讲解异物卡喉的急救方法,形象演示“剪刀、石头、布”手法定位和腹部冲击操作,强调“这不是猜拳,是救命!”的关键概念,现场互动踊跃,反响热烈。
儿科护士长高立梅以通俗语言分步讲解心肺复苏流程,讲师王舒睿配合实操演示,重点说明CPR的核心步骤。学生们认真聆听、踊跃参与。在分组练习环节,讲师王艳、任运等一对一指导学生进行心肺复苏实操,帮助大家掌握按压深度与节奏,孩子们围绕教具积极尝试、气氛热烈。
活动最后,讲师团队为每位学生颁发“小小急救员”贴纸奖状。孩子们自豪地展示荣誉,笑容灿烂,部分学生主动邀请讲师合影,并表达“将来也想成为医务工作者”的愿望。组长王冬雪总结表示:“希望急救包成为孩子们书包里的‘新文具’,让‘见义巧为’成为一种本能。”
此次医疗科普活动不仅传授了基础急救技能,更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了“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种子。未来,扬州护理学会科普讲师团仪征人民医院分队将继续加强与学校的合作,推动急救科普成为常态课程,为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培养更多“小小急救员”贡献力量。(十六病区护理 王冬雪/编辑 曹旭/审核 梁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