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里,两位九旬老兵庆祝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发布日期: 2021-09-05  来源: 仪征市人民医院  访问量:32

10月23日下午,在仪征市人民医院ICU病房,参加抗美援朝的周定标、肖锡云夫妇在家人的陪伴下,观看“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视频。雄壮的《欢迎进行曲》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响起,两位老人激动不已,不由得挥起手中的党旗和国旗。

周定标、肖锡云都是仪征市人民医院离休干部。两年前,周定标因病一直住在ICU治疗。10月23日上午,一直关心国家时事政治的肖锡云,在家里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直播,对子女提出下午要到病房去看望老头子,一起再观看会议视频,回顾那段不平凡的岁月。他们的儿媳朱国凤说,她还放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以期望能唤起他的记忆,促进身体康复。

经采访,了解到他们的革命经历,参加抗美援朝的过程。

周定标

1927年出生,江苏仪征人,1946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在华东医大药校学习,194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肖锡云

1930年出生,山东荣成人,1947年就读于白求恩医学院附属卫校,同年2月入党,1948年入伍。

1950年,他们分别随部队参加抗美援朝。周定标于1950年11月30日跨过鸭绿江,赴朝鲜首战黄草岭战役,取得消灭美军陆战第一师的伟大胜利。在朝鲜期间,周定标先后任志愿军第四分部卫生部材料科干事、志愿军六分部33兵站医院司药长等,曾荣获三等功;1954年回国,到齐齐哈尔。肖锡云在志愿军六分部25大站33兵站医院2队从事药剂、药品运输等工作,曾荣获三等功;于1955年回国,安排在大连,回国后,肖锡云检查出肺结核,治疗三个月康复。

在朝鲜期间,他们所有的工作和活动都在夜间进行,白天防空休息,住在潮湿的山洞,吃的最多的就是炒面粉;工作中,他们积极努力,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在伤员救治、药品及物资运输、防止霉变保管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他们在工作中有一些接触,也建立了一定的感情基础。

他们先后回国后,通过书信联系,于1956年在沈阳结婚。1958年,随全国十万排以上干部集体转业北大荒友谊农场,开荒种地。

1964年,他们调回江苏仪征,周定标先后在卫生科(卫生局)、卫生院、防疫站、市人民医院、卫生学校工作,并担任一定的职务,至1987年离休。肖锡云在市人民医院药剂科工作,至1985年离休。

他们的子女介绍,二老参加过革命,经历过血雨腥风,对现在的和平生活倍感幸福,经常给他们讲起那段不平凡的岁月。

如今,透过散去的硝烟,我们能感受那段炮火纷飞的峥嵘岁月,正是70年前,无数先辈“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铸就了我们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

向周定标、肖锡云及无数抗美援朝英雄们致敬!我们将永续传承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

(编辑 张忠顺/审核 梁劲松)

主办单位(版权所有):仪征市人民医院    
地 址:仪征市东园南路61号    联系电话:0514-83450119  苏公网安备 32108102010018号  苏ICP备10012174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