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谨防“突发性耳聋”
发布日期: 2011-10-11  来源: 仪征市人民医院  访问量:36

    随着凉爽秋季的到来,“突发性耳聋”病人开始增多。入秋以来,本院门诊及住院的“突发性耳聋”病人明显增多。由于引起“突发性耳聋”的病因多种多样,因此要及早预防,及时治疗。那么,“突发性耳聋”该如何防治呢?
    突发性耳聋指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故又称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耳聋。通常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天之内(一般在12h左右),患者听力下降至最低点,至少在相连的频率听力下降大于20dB。任何年龄都可能患病,但患病的高峰年龄为56-60岁,近年来有发病年龄向年轻偏移的趋势。
    一、“突发性耳聋”的病因
    1.感染:(1)病毒感染:为最常见病因;(2)脑膜炎;(3)梅毒;(4)AIDS。
    2.肿瘤或瘤样病变:约有10.2%的听神经瘤患者以突发性耳聋为首发症状。
    3.颅脑外伤及窗膜破裂。
    4.药物中毒。
    5.自身免疫反应。
    6.内耳供血障碍。
    7.先天性发育异常。
    8.特发性疾病、部分梅尼埃病、多发性硬化以及结节病患者可表现有突发性耳聋。
    9.精神心理因素。
    二、临床特征
    1.突然发生的非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常为中或重度;2.原因不明;3.可伴耳鸣;4.可伴眩晕、恶心、呕吐,但不反复发作;5.除听神经外,无其它脑神经受损症状;6.单耳发病居多,亦可双侧同时或先后受累,双侧耳聋则往往以一侧为重。
    三、治疗方法
    1.病因治疗:针对所查到的不同病因,进行相应治疗。
    2.经验治疗:由于多数病因不清,其治疗可行经验治疗,具体如下:
    (1)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
    (2)改善血液流变学、扩血管以及纤溶治疗。
    (3)抗病毒治疗。
    (4)低钠饮食。
    (5)混合氧或高压氧舱治疗。
    (6)其他:银杏制剂、维生素类,以及改善内耳能量代谢的药物等。
    突发性耳聋一定要抓紧治疗,否则可能会导致终身性耳聋。突发性耳聋的病人,如果听力下降不太明显,症状比较轻微的,可以在医生检查后,经医生同意,在家治疗;如若症状显著,耳聋严重,甚至伴有眩晕者,则需尽早住院治疗。有人对于突发性耳聋不以为意,认为这是小事,过几天就会好转。事实上,由于突发性耳聋发病急且病情进展快,治疗效果和就诊时间有很大关系。一旦发生不明原因的耳聋,应抓住治疗最佳时期,在3天内及时就医,规范化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获得较理想的效果。若延误治疗,则有可能会导致永久性耳聋,遗憾终身。
    四、预防
    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稳定的睡眠时间,避免高强度的噪音刺激。生活中还要戒烟忌酒,因为尼古丁和酒精中毒都会损害听力。平时生活起居要有规律,还要情绪稳定,因为过分的喜怒哀乐均可使人体内神经体液调节失去平衡,造成耳部血循环障碍,发生耳聋。还有部分突发性耳聋的病人与感冒等感染性疾病有关系,预防感冒也很重要。
    保护耳朵要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如果需要长时间使用耳机、手机,最好每隔半小时让耳朵休息一段时间。接电话时,最好让听筒离耳朵有一定的距离。日常生活中,多做些体育锻炼也有助于保护我们的耳朵,如慢跑、太极拳等运动,不但能强身健体,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内耳的营养供应。( 庞秀红)
主办单位(版权所有):仪征市人民医院    
地 址:仪征市东园南路61号    联系电话:0514-83450119  苏公网安备 32108102010018号  苏ICP备10012174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