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理
发布日期: 2017-12-01 来源: 仪征市人民医院 访问量:38 |
HIV职业暴露主要是指卫生保健人员在职业工作中与HIV感染者血液、组织、体液或HIV污染的医疗器械及设备接触而具有感染HIV的风险。确定具有传染性的暴露源包括:血液、体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脑脊液、关节液、胸腔积液、腹水、心包积液、羊水也具有传染性,但其引起感染的危险程度商不明确。粪便、鼻分泌物、唾液、痰液、汗液、泪液、尿液、呕吐物通常认为不具有传染性。
一般发生职业暴露的途径有:针刺伤、不完整皮肤或黏膜接触暴露源。如暴露源为血液,经针刺暴露感染HIV的风险为0.3%,经黏膜暴露为0.09%,经不完整皮肤暴露的风险估计小于0.09%,暴露源为除血液以外的体液及组织感染风险低于血液。
发生暴露后首先进行危险评估及预防用药:1.危险评估:风险增高的因素:污染物(如针头)有可见血液;2.针头直接进入静脉或动脉;3.空心针;4.损伤较深;5.暴露源为晚期HIV感染者;6.高病毒载量(暴露源检测不到病毒载量,发生职业暴露后的风险很低但不完全不可能)
发生职业暴露后,要及时处理局部污染的皮肤或黏膜:从近心端向远心端轻柔挤压伤处,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流动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用75%乙醇或0.5%聚维酮碘对伤口局部进行消毒和包扎处理。
预防用药:经过专业医务人员对感染风险进行评估后,对于具有潜在HIV感染风险的人员尽快在暴露后2小时内进行预防性治疗,最好不要超过72小时,如在此期间无法获得药物,即使超过72小时也要将药物提供给暴露者,但是动物研究预防效果会下降,一般可选择替诺富韦、拉米夫定、克力芝方案预防。
暴露后监测随访,可在暴露后、6周.12周、6个月均进行HIV检测,一旦出现急性期症状,不管暴露后多长时间均应进行HIV检测。(感染科:周加军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