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小心,感冒可能“治成”大病
发布日期: 2016-12-21  来源: 仪征市人民医院  访问量:36

    感冒,是生活中最最普通的一种疾病,但也是有许多人不知道的有潜在风险甚至危急生命的疾病。得了感冒,很多人选择自行服药治疗,但如果服药不当,会出现你意想不到的一些问题。 
    1.同时吃多种感冒药:可能“治”出肝损伤 
    如果感冒药的通用名带有“氨”“酚”“扑”等字样,往往说明其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这是国际上公认的一类安全有效的解热镇痛药,能退烧和缓解疼痛。遵医嘱或根据说明书,吃一种含有此成分的感冒药,可改善相应症状,副作用也较小。但很多人吃完一种感冒药觉得没什么效果,就自己增加剂量或服药次数,甚至吃好几种感冒药。这很容易造成扑热息痛过量伤害肝脏。 
    2.全家吃同一感冒药:
有慢性病者 可能病情加重 
    不少家庭的小药箱里常备有感冒药,但往往只有一种。如果家人有高血压等慢性疾病者,最好为他们单独准备感冒药,否则可能让慢性病复发。 
    高血压、糖尿病、青光眼、前列腺肥大者:慎用含“麻”感冒药。名字含“麻”字的感冒药通常含“伪麻黄碱”,此成分可缓解鼻塞,但可能引起血压、血糖升高,诱发心绞痛,引起前列腺肥大者排尿困难,加重青光眼症状。相应患者应慎用,建议咨询医生。 
    肺炎:慎用含“右美沙芬”的感冒药。这类感冒药的通用名里通常含有“美”字,有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的患者应慎用。右美沙芬是中枢镇咳药,可能影响痰液排出,堵塞呼吸道,严重时可引起窒息等危险。 
    此外,需要开车的人应慎服含有扑尔敏(通用名里带“扑”或“敏”的感冒药),以免引起困倦、嗜睡等症状,造成交通危险。 
    3.乱吃“消炎药”,盲目输液:当心加重感染 
    感冒多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老百姓概念里的“消炎药”其实应该叫“抗菌药”,它们的特长是对付细菌感染,如果感冒没有合并细菌感染,用头孢、沙星这些抗菌药,不仅没效,还可能引起细菌耐药,甚至加重感染。感冒输液用的药物,主要成分就是上面提到的抗菌药,输液本身相当于一个“小手术”,有一定的感染、输液反应风险。当然,如果吃感冒药一周还不见好转,甚至病情加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通过检查明确有细菌感染时,应遵医嘱用抗菌药,必要时输液。 
    4.发烧捂被子:易诱发惊厥 
    如果感冒时感觉浑身发冷,可能是发热的体温上升期,需要注意适度保暖,但如果已经烧得厉害,还把孩子裹得过分严实,可能影响散热、降温,甚至可能诱发小儿高热惊厥。 
    建议发烧感觉浑身很热时,可多喝温水,在没有冷风直吹的情况下,脱去过多的衣服或解开衣服。如果出汗较多,应及时擦干身体并换上干衣服。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或按说明书服扑热息痛、布洛芬等退烧药。 
    5.感冒后要防心肌炎 
    引发感冒的病毒,除了可引起呼吸系统症状,还可能感染心包及心肌组织,引起病毒性心肌炎或心包炎。这些病毒可在发病前数天或1-2周侵犯人体,常表现为感冒或腹泻,特别是在心肌损伤期不注意休息,从事剧烈运动,运动后疲劳会使免疫力进一步下降,可能加重心肌炎症反应,甚至诱发重症心肌炎。 
    心血管内科专家建议,感冒发烧后的1-3周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身体情况允许的前提下,可量力而行,进行散步、瑜伽等运动,不要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如果运动后症状突然加重,应及时就诊,排查其他疾病。 
    别被这些“假感冒”骗了 
    除了处理方法不对,“治错”感冒还可能是弄错了病因。鼻炎、肺炎等疾病的症状和感冒类似,常被大家混淆。如果这时吃感冒药治疗,很可能没效,甚至会延误治疗时机。 
    有几个小方法帮你判断出感冒的“真假”: 
    方法1:感冒通常只需要3-5天就会自然痊愈或明显好转,最多不超过一周。持续时间过久,就要考虑是不是其他疾病。 
    方法2:感冒以鼻塞、打喷嚏、咳嗽等症状最为多见,虽然伴有发热,但很少出现高热。如果一上来就高热、头痛或浑身疼,要考虑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方法3:注意是否有其他症状,比如皮疹、水疱,以及头痛、呕吐、意识不清、精神萎靡等。特别要注意的就是那些神经系统症状,因为它们常预示一些严重疾病。 
    方法4:即便确诊是感冒,如果症状突然改变或加重,也要警惕病情变化或引起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如果发现是其他疾病,应及时遵医嘱治疗,以免把肺炎等“假感冒”拖成大病。 
    要想感冒“好得快”,做好三件事 
    大家感冒后都希望能快点好,其实,感冒的病程通常为一周,多数感冒药只能改善症状,不能缩短病程。但做好下面这些事,有助尽快减轻病情。 
    1.保证睡眠。感冒后,需要好好休息,不建议带病工作、聚会或剧烈运动。专家认为,睡觉是“最好的感冒药”,最好保证每天8小时睡眠。如果条件允许,感冒后应请假在家休息1-2天,这样还能预防把感冒传染给他人。 
    2.打开加湿器。秋冬季节干燥的空气会让呼吸道感到不适,打开加湿器有助改善呼吸。加湿器最好不要离家具和人体太近,尤其不能对着脸部。 
    3.吃对感冒药。选感冒药,看通用名是最快的方法。 
    感冒咳嗽,可选用含“右美沙芬”的感冒药(名字带“美”字),但痰多慎用。 
    想缓解感冒打喷嚏,可选含“扑尔敏”的感冒药(名字带“扑”“敏”),司机慎用。 
    感冒后鼻塞严重,可选含“伪麻黄碱”的感冒药(名字带“麻”“伪麻”)。 
    发热、头痛可选用含扑热息痛的感冒药(名字带“氨”“酚”)。 
    同时,要注意前面提到的注意事项,以免因吃药把感冒“治”出大病。如果想吃中药,建议请中医辨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此外,感冒时还要多喝温水,勤洗手等,如果超过7天还没有显著好转,记得去医院看看。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在平时注意规律作息、饮食、合理锻炼,少得感冒。(宣传科摘编)
主办单位(版权所有):仪征市人民医院    
地 址:仪征市东园南路61号    联系电话:0514-83450119  苏公网安备 32108102010018号  苏ICP备10012174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