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对粥可养生防病
发布日期: 2016-12-21  来源: 仪征市人民医院  访问量:32

    中国人喝粥的历史至少有2000年以上。历代文人对粥有着别样感情。唐代白居易有“粥美尝新米”之诗;近代作家孙犁常年喝玉米粥,称“冬天在热炕上捧喝热粥,是人生一大享受。” 
    相对其他食物,粥的优势明显:制作简单、能滋补、易消化、养肠胃,且因五谷肉菜皆可入粥,味道全、营养丰富。中医对粥的青睐,体现在很多防病治病的方剂中。医圣张仲景会让患者服药后再喝热粥,发汗以促进药力发挥。 
    不同配料,各有所长 
    粥,两个“弓”夹着一个“米”,意指粥应以五谷为基础,选择不同的煮粥原料,可实现不同食疗效果。 
    大米粥。大米粥对五脏的保养作用较为均衡,适合绝大部分人群。糯米作为大米的一种,含有较多黏质,补气作用更好。 
    小米粥。小米养心和胃,对胃有一定养护作用,且有助安眠。对老人、病人、产妇来说,小米粥是理想的滋补品。 
    玉米粥。研究证实,玉米中除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外,还含有核黄素、钙、镁、硒及多种维生素,有助预防心脏病、高血压、高脂血症。 
    红薯粥。红薯能养胃健脾,预防便秘。脾胃不好的人,适合加红薯煮粥。 
    燕麦粥。坚持喝燕麦粥,有助于降低“坏”胆固醇水平,防治高脂血症。哈佛大学研究证明,每天喝一小碗粗粮粥,如燕麦粥,可延年益寿。 
    粥虽以五谷为主,但不能仅限于此,还应配以豆、菜、肉等,既增加营养,合理搭配食材还能增强保健效果。如果加入红豆、红枣、莲子、桂圆,可增强养心、补血效果;加入黄豆、山药、山楂、白豆,利于健脾胃;绿豆、枸杞则能使养肝、护肝功效增加。 
    熬粥不难,好粥不易 
    熬粥不只是米加水,然后上火煮熟那么简单。实际上要熬出“好粥”需要不少讲究。 
    选好原料。煮粥原料的好坏,对粥的质量起着决定作用。《粥谱》中认为,若用粳米制粥,“以香稻为最,晚稻性软,亦可取;早稻次之,陈廪米则欠腻滑矣”。新米富有胶质,具有黏性,煮出来的粥色白,滑嫩起胶,芳香可口;陈米因缺乏胶质,煮出来的粥不够“绵”,味道也不够纯正。 
    辨好水质。煮粥要选用活水,即长流水,因此用自来水煮粥即可。有井水、泉水的地区,用这些活水煮粥效果会更佳。 
    洗米轻柔。谷类外层营养成分比里层多,豆粒外层含大量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因此,在淘洗时不要太用力、长时间浸泡或用热水淘洗,也不要加碱,会破坏维生素。 
    用好火候。《粥谱》中说:“煮粥以成糜为度,大候未到,气味不足,火候太过,气味遂减。”要注意的是,煮粥应一气煮成,不能中途间断或加冷水,否则粥味不浓不香。 
    入冬后,可喝点龙眼枸杞粥,龙眼肉10克,枸杞20克,莲子15粒,粳米100克,加水同煮,粥成加冰糖适量食用,有养血补肾之功。脾胃消化不良的人,可试试橘皮粥,粳米100克煮至将成时,加入20克橘皮细末,再煮10分钟即成。山药粥能强身健体,适宜各种人群,山药30克,粳米180克,一起入锅煮熟即成。 
    最后,专家提醒,喝粥一般以热粥为好,特别是助发汗、促病愈时。粥虽好,但只建议每日一餐,不要过多。糖尿病病人尽量少喝,以防血糖升得太快。(宣传科摘编)
主办单位(版权所有):仪征市人民医院    
地 址:仪征市东园南路61号    联系电话:0514-83450119  苏公网安备 32108102010018号  苏ICP备10012174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