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健康生活,从“心”开始
发布日期: 2016-08-25  来源: 仪征市人民医院  访问量:32

    近年来,糖尿病患病率迅速上升,其原因既有人们的饮食结构改变造成总热量摄入增加,又包括城镇化带来的体力活动减少,同时老龄化、肥胖等因素都参与其中,但是有一个因素不可忽视,那就是心理因素对糖尿病发生,甚至并发症发生发展都起着一定的作用。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焦虑心理,放弃心理,抑郁心理等心理问题。 
    糖尿病患者如何调整心理 
    正视现实:既然发生糖尿病,应该正视现实,与医师积极配合,制定好自己的饮食、运动、药物治疗方案,多看相关科普资料,同时积极参加糖尿病健康知识宣教,只有对自己疾病了解更多,才能更好的控制血糖。 
    合理宣泄:消极情绪会对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如果能像水库泄洪那样,采取合理宣泄的方式将其释放出去,就能有益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在正视现实的同时,有意识地找知心朋友诉诉苦、参加群体性活动、跳跳广场舞都是很好的宣泄情绪方式。 
    学会放弃:古人云: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糖尿病治疗基石是饮食控制加体育锻炼,这就意味着必须和原来的生活方式说再见,放弃山珍海味,放弃烟酒等不良嗜好,增加运动量,有舍才有得。 
    树立信心:糖尿病是慢性病,现在虽然不能根治,但是可防可控,只要坚持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今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就会明显减少。糖尿病患者应该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做好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准备,无论出现何种情况,都要与医师积极配合。  
    糖尿病患者在长期控制血糖的过程中,除了需要五驾马车(饮食、运动、药物、监测、教育)齐头并进,千万不要忘了心理干预,这是血糖控制的“第6驾马车”。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生活,应当从“心”开始。(宣传科摘录)
主办单位(版权所有):仪征市人民医院    
地 址:仪征市东园南路61号    联系电话:0514-83450119  苏公网安备 32108102010018号  苏ICP备10012174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