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防晒在一年四季
发布日期: 2015-05-26 来源: 仪征市人民医院 访问量:30 |
大家不要以为,防晒只是女人才关注和做的,而高温天气、室外作业、室外游玩的男男女女都需要防晒,不仅仅是为了美,还是健康需要。
①防晒,每季都要抓
造成人体皮肤损害的紫外线根据波长不同分为 UVA 和 UVB 两种,且紫外线的能量有季节差异,UVA 在春季最强、UVB 在夏季最强。
UVA 是长波紫外线,对皮肤的影响最大,可以直接穿透表皮到达真皮浅层,可引起各种光敏性疾病,也是引起皮肤光老化、甚至皮肤肿瘤的罪魁祸首,即便阴天下雨时,UVA 也可以穿过云层到达地面。UVB 是短波紫外线,穿透能力不如 UVA,主要对表皮造成损伤,如日晒伤。只要在白天进行户外活动,不论季节、天气,都应该进行防晒。
②防晒不单用防晒霜,全面才王道
说到防晒,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防晒霜,其实防晒方法多种多样:
1.上午10点到下午2点紫外线最强,应该避免这个时段出去。
2.选择合适的衣物防晒,能长袖不要短袖,能有立领不要圆领,且不同质地和厚度的衣物紫外线防护系数不一:聚酯> 羊毛> 丝绸> 尼龙> 全棉,潮湿了的衣物防晒能力明显变小。
3.宽边帽、太阳镜、遮阳伞都是防晒的有效方法。
③理想的防晒霜
理想的防晒霜最好能够满足以下四个条件:(1)全波段防护;(2)安全性、化学稳定性、光稳定性俱佳;(3)无刺激、无毒性;(4)具备防水抗汗功能。
市面上任何一款防晒霜,所含有的防晒剂成分基本固定,只不过根据产品需求进行不同成分配伍。我国《化妆品卫生规范》中罗列了 28 种防晒剂,大概分为两类:一类是物理防晒剂。如同贴身“防护罩”,通过物理遮蔽、折射和反射光线而达到防晒效果,常用的是氧化锌和二氧化钛;二类是化学防晒剂。更像一位“魔术师”,吸收紫外线,并通过化学反应将光能转化为皮肤表面的一种热能而释放出去。此外,还有一种新型防晒剂,也称生物防晒剂,是市面上宣传的热点之一,如β胡萝卜素、VitC、VitE、硒、绿茶多酚、烟酰胺、维甲酸等这些生物活性物质。不过这类防晒剂也可口服来防晒。
就目前市场上而言,化学防晒剂的成分占大多数,是各种防晒霜里的主力军。
④ 防晒霜怎么选、怎么用
1.SPF、PA 指数代表什么?SPF 及 PA 是市售防晒霜常见的两个指数。SPF 是防护 UVB 能力的体现,指对受到防晒产品保护的皮肤表面引起最小晒斑所需紫外线能量与对没有防护皮肤造成相同红斑所需紫外线能量之比,简单讲就是防晒红的。PA 针对的是 UVA,简单讲就是防晒黑的。经常购买产品的人会发现,国外防晒产品会标示到 50,甚至 80,而国内对于大于 30 以上产品,仅标示到 30+。有人担心是否国内防晒剂防晒功效和国外差距大,其实每一个产品功效测定都做到具体值,只不过按照国内化妆品卫生规范的相关规定统一而已。
2.不同人群对防晒剂选择。室外工作、高原人群、孕妇均是需要防护的重要人群,只要无防晒剂过敏,便可放心使用。日常出门建议使用 SPF15 左右、PA++左右的防晒霜。有研究证明,18 岁开始长期规律使用防晒霜,可减少 50% 黑素瘤和 73% 恶性侵袭性黑素瘤发生。但6 个月以下儿童建议采用遮阳伞、防晒衣,而慎用防晒剂,因为防晒剂安全性试验尚未涉及小于 6 个月儿童。
⑤ 防晒注意事项
1.不是指数越高越好。日常生活中,选择 SPF15 左右、PA++可以了。首先,过高指数造成人为减少重复涂抹频次,反而影响防晒效果;其次,指数高产品一般复合配方了不同防晒剂成分,引起皮肤刺激或过敏反应几率相对高;第三、高指数防晒剂的光稳定性和实际防晒效果密切相关,而其光稳定性评价方法尚在摸索中。当然,如果要进行长时间的室外活动,可以选择防晒指数高一些的防晒产品。
2.不要涂抹过薄。按防晒剂人体试验国际标准,其使用量为 2 mg/cm²,该厚度与 1~2 张 A4 纸厚度差不多。而大部分人习惯使用剂量仅为三分之一,这是远远无法达到产品所承诺的防护效果。为达到标示效果,请一定要尽量涂厚。
3.不要看到太阳才涂。化学防晒剂是防晒霜的主力军,因此,需要给它们与皮肤足够时间产生化学反应,这样才能发挥功效。所以一般推荐出门前 20 分钟涂抹好。
4.要重复涂抹。由于汗液稀释、防晒剂自身降解及相关成分不断与紫外线反应等各种原因,一般的防晒霜在两个小时左右就会失效,所以如果长时间在户外活动,需要每隔两个小时就涂抹一次。
5.无需用卸妆油也能洗干净。现在的防晒霜颗粒越来越细,使用一般洗面奶即可清洁干净,无需专门卸妆。(宣传科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