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乳腺癌
发布日期: 2015-02-26 来源: 仪征市人民医院 访问量:31 |
青年歌手姚贝娜因乳腺癌匆匆走到人生终点,让人无比痛心和惋惜,也瞬间拉高了全社会对乳腺癌的关注度。那么,乳腺癌是不是真的那么恐怖呢?在此,揭秘乳腺癌的相关问题。
一、乳腺癌的病因
乳腺癌的病因尚不清楚。相关研究发现,乳腺癌的发病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即具有乳腺癌高危因素的女性容易患乳腺癌。乳腺癌高危因素主要有:1.乳腺癌家族史;2.乳腺腺体致密;3.月经初潮早,绝经迟,不孕及初次足月产的年龄与乳腺癌发病均有关;4.患乳腺良性疾病未及时诊治;5.经医院活检证实患有乳腺非典型增生;6.胸部接受过高剂量放射线的照射;7.长期服用外源性雌激素;8.营养过剩、肥胖、脂肪饮食;9.携带与乳腺癌相关的突变基因。具有以上若干项高危因素的女性并不一定患乳腺癌,但其患乳腺癌的风险比正常人高。
二、乳腺癌的发病年龄趋势
雌酮及雌二醇与乳腺癌的发病有直接关系。女性20岁前本病少见,20岁以后逐渐上升,45-50岁较高,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可能与年老者雌酮含量提高相关。
三、乳腺癌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早期乳腺癌往往不具备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常通过体检或乳腺癌筛查发现。乳腺癌的典型症状有:
1.乳腺肿块:多为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的无痛性肿块。
2.乳头溢液:常见的引起乳头溢液的疾病有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增生、乳腺导管扩张症和乳腺癌,单侧单孔的血性溢液应进一步检查,若伴有乳腺肿块更应重视。
3.皮肤改变:乳腺癌引起皮肤改变可出现典型的“酒窝征”和 “橘皮样改变” 。
4.乳头回缩或抬高。
5.腋窝淋巴结肿大:乳腺癌患者初期可出现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质硬、散在、可推动,随着病情发展,淋巴结逐渐融合,并与皮肤和周围组织粘连、固定,晚期可在锁骨上和对侧腋窝摸到转移的淋巴结。
四、诊断乳腺癌要做哪些检查?
诊断乳腺癌的检查包括专科体检、乳腺钼靶X线和超声检查,必要时可进行乳腺磁共振检查,最后确诊还需要依据病理学诊断。钼靶和超声对于乳腺癌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于腺体致密丰富的年轻患者应侧重于超声,对腺体部分退化的中老年患者应侧重于钼靶X线检查。若其中之一发现病灶,尤其不能确定良恶性时应有机结合两种检查方法,以提高早期乳腺癌检查的准确度,降低误诊和漏诊的发生率。
五、乳腺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手术治疗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还有辅助化学药物、内分泌、放射、免疫治疗及生物治疗等多种手段,主要是要根据病理分型及分期。
六、乳腺癌能治好吗?
早期乳腺癌通过手术治疗,术后正规化疗,5年生存率能达到100%,临床上即为治愈。但对于乳腺癌发现比较晚、有腋窝或远处转移的患者,即使正规治疗,5年生存率也不高,所以建议大家定期参加乳腺体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七、如何早期发现乳腺癌?
有乳腺癌家族史者要特别注意自查,一旦发现乳腺癌的蛛丝马迹,就应当早期治疗。
乳房包块是乳腺癌最常见的体征,这种包块与乳腺增生包块不同,常为单个,形态不规则,质地较硬,活动度不好,大多无疼痛,与月经周期无明显关系。此外,如发现有乳头湿疹、溢液、皱缩,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同时建议女性朋友了解一些乳腺疾病的科普知识,掌握乳腺自我检查方法,养成定期乳腺自查习惯,积极参加乳腺癌筛查,防患于未然。
八、乳腺自检方法
【自检的最佳时间】
月经正常的女性,乳房自我检查的最佳时间宜在月经干净后5-7日进行。因为这时雌激素的水平较低,对乳腺的影响最小,乳腺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比较容易发现病变。
绝经后的中老年妇女,可随意选择自检时间,因为体内雌激素减少,受内分泌激素的影响相对减弱。
【自检频率】每月一次。
【自检方法】
第①步:直立于镜子前,裸露上身,双臂自然下垂,观察乳房外形,比较两侧乳房大小是否相同,形状是否异常,两侧乳头是否在同一水平上,是否存在乳头的内陷,挤压乳头时是否有渗出物,是否存在乳房皮肤橘皮样改变(即表皮皱缩、类似于橘皮),乳晕有无湿疹。
第②步:双臂高举过头或双手在颈后交叉,观察乳房外形,有无不规则凹陷或凸起。
第③步:右手置于脑后,左手以指腹用画圈的方式自右侧乳头开始按压乳房,逐步向外画圈移动,直到检查到乳房的外侧边缘完毕,换另一侧进行检查。若发现乳房内有肿块或硬物,则可能存在疾病。
第④步:双臂下垂,左手检查右侧腋窝,以画圈按压的方式检查腋窝是否有结节或肿块,同样的方法换另一侧进行检查。
第⑤步:仰卧,肩部垫薄枕,一侧手臂高举过头,使同侧乳腺平铺于胸壁,用对侧手沿顺时针方向仔细检查乳房各部位有无肿物。
如果在以上几个检查中发现了异常,包括乳头渗出血性、脓性、透明分泌物;乳头、乳晕皮肤出现脱屑、潮红、糜烂或橘皮;两侧乳房的大小不一致;按压检查时出现疼痛;发现肿块或硬结;腋窝淋巴结肿大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切不可掉以轻心。(普外科 赵恒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