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以来,为积极响应“全院一张床”管理模式的号召,深入贯彻危重症、特殊患者统一管理的理念,“全科医学科”(一病区)重整旗鼓。新科室起步艰难,挑战更是无处不在,3个月以来,面对新要求,成员们通过不断学习专科理论,持续改进思路流程,全力应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难题。
病种多且难 加班加点不埋怨
以前,一病区收治的一般都是中毒、中风类病种单一的患者。现在,全科医学科患者的病种往往涉及多个科室,如肺炎、肿瘤、骨折、外伤、胰腺炎、肺栓塞、消化道出血、感染性休克、多脏器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冠心病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姑息治疗或者ICU转出、急诊无法裁定科室的患者等等。高峰时期,一天当中会有4个病重以及1个病危患者,需要使用6台监护仪和3个输液泵。而病区配备的白班护士只有2-3名,不仅要上12个小时的长白班,还得晚备班。尽管如此,“全科人”依旧任劳任怨,主动加班加点地照料患者。
在病区高龄患者多,疫情期间陪护受限的情况下,全科医学科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除了做好各项医疗工作,科主任张玉梅更是以身作则,带领全体成员开动脑筋,努力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服务,不管是医生还是护士,都积极参与其中,帮助患者递水杯、换衣服、取便器等等,得到患者及家属的充分认可。
病情急且重 好学勤思护健康
面对专科患者,全科医学科护士们常常会向专科护士请教护理要点,及时查阅专科护理常规,提前做好护理攻略,做到“心中有数”;使用专科药物前,护士们会仔细阅读药物说明,做好重点标记,并由夜班人员整理相关内容进行微信分享,帮助大家共同学习提升。
与此同时,全科医学科的年轻医生也在不断学习、钻研,以保证诊断、治疗的准确性、有效性。曾有一名糖尿病患者始终高热不退,杜凯医生接诊后认真研究了患者病情,并陪同做了腹部CT。确认为“胰腺炎”后,立即开展对症治疗,患者病情很快得到了好转。另一名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危急,在升压药的支持下迅速进行了腹部CT,排查为“急性阑尾炎”,治疗后情况终于稳定了下来。对于全科类患者,最难的就是找准治疗方向,一旦方向找对了,治疗上得心应手,对家属也有了交代,大家共同救治患者的信心就更足了。
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全科医学科将逐步发展壮大起来,EICU的“明天”也将指日可待。(供稿 王冬云/编辑 曹旭/审核 梁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