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医学装备科维修组成员认真钻研,经过多番尝试,成功利用二十多元的整流桥元件修复了价格高昂的血透机电源箱,为医院省下了一笔不小的费用,更充分展现了该组成员不断学习、持续求索的匠心精神。
这次研究,源于4月22日中午,血透室2号血透机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出现电源故障报警,设备科工程师接到报修后随即赶到现场,为故障设备更换了备用电源箱,设备恢复正常运转,患者得以继续透析。但维修组人员开始了对故障电源箱的研究。
电源箱为整台设备的电路供给,其重要性相当于血液之于人体。为减少电源箱故障的发生,血透室为每台血透设备单独加装了16A带漏保插座及空气开关,却依旧难以避免电源箱的损坏。对于进口设备,特别是大额进口设备,厂家工程师上门维修时,都直接采用替换整个部件的方式。而血透机电源箱价格不菲,厂家一个新的电源箱通常报价要三万多,找第三方维修也需四千元左右。为保障备件稳定,做到有备无患,维修组工程师梁如宾带领孙玲莉、窦蔚杰将电源箱拆开进行研究。由于他们此前从未接受过这类设备板级的维修培训,识别板子上的元器件都有难度,专业维修工具更是匮乏,只能对照网络各项元器件参数逐一琢磨研究。
拆机后,维修组发现电源箱内只有接线处的两只陶瓷保险丝烧坏,怀疑是电源不稳定出现浪涌现象,导致保险丝损坏。维修组尝试更换保险丝,但国外保险丝规格与国内并不相同,线下多次寻觅未果,上网查找相同型号参数的保险丝进行购买、安装,带着电源箱去机器上接好各线路,电源箱再次烧毁。维修组有些沮丧,带回损毁的电源箱继续研究故障原因。
更换保险丝无法解决问题,说明元器件可能有实质性损坏。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在完成日常维修工作后,梁如宾拿着万用表,对着两块枯燥的板子又开启了漫长的研究。从电阻、变压器、二极管、三极管、放电管、到压敏电阻……学过的,没学过的,认识的,从未听说过的,他都研究了个遍。通过一遍遍模拟电流走向,结合各单元实现的功能,最终将焦点集中在电路板上参数有异的整流桥上。经焊开后测量,发现确实有一组击穿现象。由于在实体店未找到相同参数的整流桥,只得再次上网寻找、购买,组装后一次次确认是否还原如初。5月16日临近下午下班时,“三人组”带着维修过的电源箱,怀着忐忑的心情连接好机器,打开电源,顺利开机!此时的兴奋无以言表,大家耐着性子继续观察机器接下来的运行情况,不论是待机,还是测试、冲洗、消毒、模拟透析,血透机均能正常运行,说明电源箱修复取得成功!
此次使用几十元的元器件修复大备件的维修探索实践,丰富了维修组的经验,提升了专业研究能力,更振奋了大家的维修信心。维修路上,工程师们一直在努力!(供稿 孙玲莉/编辑 曹旭/责编 张忠顺/审核 梁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