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下午,我院在科技行政楼五楼党建会议室举办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断及治疗培训会,副院长任晓梅主持,医务科、检验科、公共卫生科、急诊医学科等相关临床科室共30余人参加。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由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5~10月份。该病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少数患者感染后病情危重且发展迅速,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的情况。
病例培训会上,感染性疾病科科主任、主任医师殷翠红结合我院近期收治的4个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围绕该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临床分型、实验室检查、并发症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及隔离防护等方面,作了生动、详细的讲解,使我院临床医生对此疾病特点有了进一步认识,对临床救治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副院长任晓梅强调,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又险又急,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发热待查患者,严格落实好“首诊负责制”,仔细进行问诊、体格检查等。对于危重型患者,在进行医疗救治时,需做到抗炎要猛、脱水要狠、抗感染要早。(供稿 魏国兰/编辑 曹旭/责编 张忠顺/审核 梁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