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普外科医护人员利用“揿针——埋针疗法”,帮助一腹腔镜术后严重胀气患者成功排气,回归健康生活。
该女子因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发作,接受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由于腹腔镜手术时会在腹腔内打入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形成气腹,术后会有部分气体残留,脾胃虚弱的她,术后腹部胀气明显,连续两天无法排气。胀气折磨之下,几乎无法正常进食。了解到患者相关情况后,普外科护士长许国芹为女子进行了“揿针——埋针疗法”,效果显著,患者体验良好,埋针不到6小时便顺利排气。
揿针—埋针疗法属于中医适宜技术,通过针体对穴位进行持续微弱的刺激,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无痛、方便等优点。揿针疗法属于皮内针技术,是浅刺法,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基础治疗技术,已写入中医药高等权威教材《针灸推拿学》。普外科围手术期患者适应症有:术前镇静安神、缓解焦虑,术后减轻疼痛,预防及治疗尿潴留、便秘、腹胀等,可长时间埋针刺激减轻不适症状,提高患者舒适度。埋针期间不影响生活,最长可埋针3天。对于腹胀及尿潴留的患者,埋针后通常3-6小时可排气或排尿。
目前,普外科已累计开展腹腔镜术后埋针治疗百余例,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也推动了中医护理技术的发展。(供稿 许国芹/编辑 曹旭/责编 张忠顺/审核 梁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