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以来,每年11月的第三周,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世界提高抗菌药物认识周”,今年的主题为“扩大认知,遏制耐药”。11月21日上午,药剂科组织多名临床药师,在门诊大厅二楼开展“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宣传活动。
抗微生物药物,即杀灭或者抑制微生物生长或繁殖的药物,包括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抗滴虫原虫药物、抗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药物等,但不包括抗寄生虫药物。“微生物耐药”是指既往可以抑制或杀死微生物的抗微生物药物不再有效,或者药效减弱,本应该有效的治疗方案,变得难以奏效,本可以治愈的疾病,也变得难以治愈,造成感染扩散、患者严重伤残和死亡。出现微生物耐药的最主要原因是误用和过度使用抗微生物药物。由于医疗机构、畜牧水产养殖、农业生产、环境治理等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没有被降解的药物和药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垃圾通过粪便、尿液、废料、废水等被排放到水体、土壤和空气中,抑制或杀死了敏感的微生物,促进了耐药微生物的生长,打破了生态平衡,造成了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超级真菌”不断涌现。
如果现在不采取有效措施,任由耐药性发展,那么预计到2050年,全球每年将有1000万人死于耐药菌感染,经济损失将达到100万亿美元。失去抗微生物药物的保护,人类、动物、植物的健康,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微生物耐药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为遏制微生物耐药,呼吁大家不自行买药、不任意服药、不随便停药。
现场,医务人员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大屏幕连续滚动播放、摆放宣传展牌、发放“抗微生物药物合理使用”宣传手册、提供用药咨询等方式,向市民朋友普及抗微生物药物的相关知识,宣传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同时,帮助大家纠正抗微生物药物使用方面的一些误区。(供稿 徐勇/编辑 曹旭/责编 张忠顺/审核 梁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