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晚上8点左右,急诊内科诊室坐满前来就诊的患者,当班医生魏声娟正在接诊。此时接到120的电话,告知救护车即将带回一名危重病人,已在进行心肺复苏,请做好接应。
放下电话,魏声娟医师立刻对诊室里的患者做好解释,赶到急诊抢救室通知护士们做好各项抢救准备,同时联系麻醉科前来准备气管插管,通知副班接替急诊。
120救护车到达时,医护人员一边继续心肺复苏,一边迅速将患者移送到抢救室,气管插管、连接有创呼吸机、萨博机、除颤仪……
救治中,了解到患者是晚饭后在棋牌室聊天,突然说自己心里难受,随后昏倒,无家属陪伴。救人要紧!汇报行政总值班开通绿色通道,汇报医疗总值班协助抢救,报警协助寻找家人。
在积极的心肺复苏治疗中,患者自主心跳有短暂的恢复,但是瞳孔已逐渐扩大,光反射很弱。医疗总值班张玲副主任医师仔细查看患者情况后,一边联系ICU医生会诊,一边与赶来的家属沟通。家属难以接受平素身体健康、生活悠闲的母亲突然呼吸心跳停止的事实,痛哭不止。
张玲与ICU医生黄新奎分析病情后,考虑患者既往体健,突发心跳呼吸停止,虽经过一系列积极的心肺复苏等抢救措施,有短暂的自主心跳,但没有自主呼吸,光反射几乎消失,说明大脑及高级生命中枢损伤严重,必须做CT检查明确病因!但患者使用了有创呼吸机、除颤仪等抢救设备,要去二楼的CT室检查非常困难,但他们还是想克服困难去拼一拼。
经与家属商讨,联系好CT室,他们将患者和抢救床连带推着,带上庞大的有创呼吸机、供氧装置、除颤仪等设备,乘电梯上楼检查。但还真是不容易,医护人员分工协作,有的负责移动呼吸机和氧气,有的负责除颤仪的移动和心律的监测与维持,有的负责急救药品的携带及保障静脉输液畅通,有的负责推床,有的负责电梯。就这样,他们快速地将带着一系列生命支持系统的患者有序地坐上电梯,送到CT室,又妥善安置好各管道。
检查时,当电脑上的头颅图像出示三四张的时候,大家都惊呼起来。原来患者颅内有广泛水肿与大量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患者呼吸心跳停止的病因也终于水落石出,是大量的颅内出血!
检查结束返回抢救室的路上,大家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患者自主心跳又停止了。心脏按压,肾上腺素静脉推注……随着一声声指令,医护人员紧张、娴熟地进行救治。在惊心动魄的抢救下,患者的自主心跳又有所恢复。
回到抢救室,神经外科医师赶来会诊,与家属沟通,告知病人目前出血量过大,一直没有自主呼吸,很快会出现脑死亡,现在的医疗手段还是回天无力。患者家属知情后,从刚开始的难以接受,到看到医护人员为患者抢救、检查所做的一切,也终于接受事实。10点左右,患者的自主心跳越来越微弱,家属放弃继续心肺复苏,并感谢医务人员的尽力。
此次救治中非常不容易的CT检查,是医务人员尽最大力量为患者寻找病因和治疗突破口,积极救治患者的体现,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新时代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体现,也让家属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温暖与支持。(张玲张忠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