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两个团队分别获得2019年扬州市职工“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及“十大先进操作法”荣誉
发布日期: 2021-09-08  来源: 仪征市人民医院  访问量:27

近日,由扬州市总工会、扬州市科学技术局、扬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扬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表彰第七届扬州市职工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十大先进操作法的决定》中,我院朱成栋团队获得“十大科技创新成果”,易红团队获得“十大先进操作法”;并且第一完成人朱成栋、易红被授予“扬州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朱成栋团队获得“十大科技创新成果”的项目名称是“基于一种改良型微创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与推广”,团队成员有朱成栋、乔高山、朱乐银、顾英骏、黄华、钱俊、夏正荣。2015年11月,骨科开始开展Superpath微创通道髋关节置换技术。当时,江苏省只有3家三级医院开展该技术,我院为江苏省二级医院中第一家开展该技术的医院。开展Superpath手术后,术中发现手术切口显露不充分等问题,朱成栋团队基于该技术部分缺陷,对手术方法进行了改良和优化,提出了一种改良型微创关节置换术。改良后的技术不损伤肌肉,完整保留了关节囊,具有创伤小、切口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显著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关节脱位等并发症的风险,临床疗效较前有明显优势,并达到早期快速康复的目的。该团队已申请了蝶形骨折块手术钢板,已获得国家专利局授权。

易红团队获得“十大先进操作法”的项目名称是“超声引导下改良赛丁格PICC置管术”;团队成员有易红、刘爱芳、潘春燕、王争艳、徐祥月。PICC全称为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是经贵要静脉或肘正中静脉穿刺,通过一种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柔软无刺激的硅胶导管经腋静脉到达上腔静脉,适用于持续静脉输液及刺激性药物的输注,可以较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痛苦并保护血管。我院肿瘤科于2011年开始开展PICC置管术,由于该PICC置管属于盲穿,当出现肥胖、水肿、反复化疗、静脉血管条件差等情况时,往往难以找到合适的血管进行操作。针对这一问题,肿瘤科于2018年5月开展了B超引导下改良赛丁格PICC置管术。该技术使用超声探测患者上臂的血管,置管时可以一边观察超声仪上的血管结构,一边根据超声提示手眼协调,保证穿刺的成功,置管成功率可达98~100%;置管完成后可以超声检查置管情况,及时纠正异位等问题;同时,该方法的穿刺点由肘部移至肘以上5-10cm,方便了患者上肢活动,避免了因上肢活动导致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编辑张忠顺/审核杨爱国)

主办单位(版权所有):仪征市人民医院    
地 址:仪征市东园南路61号    联系电话:0514-83450119  苏公网安备 32108102010018号  苏ICP备10012174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