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三批“扬州市名中医”评选结果揭晓,我院党委书记、主任中医师杨明荣登榜单。
第三批“扬州市名中医”的推荐评选工作由扬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扬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扬州市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经个人申请、组织推荐、资格审核、专家评审及市名中医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公示等多项程序,最终评选出20名专家荣膺第三批“扬州市名中医”称号。我院党委书记、主任中医师杨明就是其中之一。
守正创新,中医药文化的弘扬者
杨明,我院党委书记,中医脾胃科主任中医师,扬州市全科医学副主任委员;曾任仪征市中医院院长、仪征市卫健委副主任、仪征市人民医院院长。
临床工作中,杨明熟练掌握并运用《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脾胃论》等诸多中医经典书籍,对中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创新性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曾在仪征市中医院创建开设了消化科和中医脾胃科,致力中医特色专科的发展,结合传统医学,研制出协定处方“胃病Ⅰ号”“胃病Ⅱ号”“胃病Ш号”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下垂、胃粘膜脱垂、消化性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开展多种内镜下治疗,如胃镜下息肉摘除术、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止血治疗等,在仪征处于领先水平。
除了脾胃病的辩证治疗,杨明还将中医药引用到其他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
2017年,一名食管癌根治后的患者因吻合口瘘、盆腔脓肿、败血症、心律失常伴心衰等并发症入住我院胸外科,经抗炎、营养支持、瘘管引流、禁食等治疗20天后,患者因体内毒性炎症反应较重致身体严重虚弱,细汗不断,邀请杨明会诊。经辨证,杨明使用玉屏风散加减以补气固表、止汗,经四个疗程的调理后,患者精神状况明显好转,恢复出院。
2019年,一名26岁的男姓患者,因“转移性右下腹痛6天”,腹部CT提示“阑尾脓肿”,包块约10cm*5cm,入院诊断为“阑尾周围脓肿”。因阑尾脓肿不宜手术,入住普外科后,予以补液、抗感染、解痉等治疗5天,效果欠佳,患者仍有腹痛伴发热。邀请杨明会诊,经辨证开了五剂中药。患者服用第一天后即腹痛减轻,同时继续辅以抗感染治疗。五天后效果显著,患者腹痛缓解,无发热等不适,复查腹部B超提示包块缩小至3cm*3cm,血常规正常,好转出院。
之后不久,胥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住了一名八十岁的急性阑尾炎患者,既往有冠心病、房颤病史二十余年,因严重心律失常,不能手术,只能放置引流管引流脓液及相应的治疗,两天后患者还是感觉腹痛。想到杨明对中药治疗阑尾炎有独特的临床经验,于是邀请杨明会诊。经仔细体格检查,查阅病历,了解患者病情,辨证施治,开出5剂中药,予以心理鼓励,对饮食、用药、康复方面予以详细指导。患者服中药第2天开始腹痛有所好转,5天后B超检查腹部包块消失,腹痛完全缓解。
在繁忙的医院管理工作中,杨明每周坚持专科门诊2次,不定期下乡指导工作,协助乡镇卫生院抓好中医科室的业务管理和对村卫生室的指导,多次主持、参加中医以及全科扬州市级继续教育项目并授课。
临床经验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在自己的临床工作中总结,在别人的经验中学。论文就是一种经验分享的形式,杨明把自己临床工作中的经验写成论文发表分享,共发表学术论文、会议论文10余篇,如“胃病1号方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加味乌贝散治疗残窦综合征78例观察”“丹参饮片治疗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病128例疗效观察”“愈肝1号方治疗乙肝三系阳性24例”等,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学术价值。
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需求,杨明还致力于科研,在消化内镜下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主持的《胃镜下喷洒芦荟混悬液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课题获得扬州市科研立项,进入临床实施完善阶段,并获仪征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科研技术填补了扬州市内空白。
对于现在越来越受大家喜欢的中医治疗,杨明介绍,中医治疗是辨证施治,治疗讲究个体差异,不同的人体质不一样,即使患一样的病,但治疗方法和用药可能是不一样的。中医最重要的理念就是治未病,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未病先防,指平时注意保养,预防疾病;二是已病防变,指对已经有的疾病要及时治疗,防止病理演化加重;三是病愈防复,指疾病痊愈之后防止复发或产生新病。(编辑张忠顺/审核杨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