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早上7点,我院参加第二批江苏省支援湖北医疗队的4名医护人员启程。他们是感染病科副主任医师马红霞、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王苑、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沈雪寅、呼吸内科主管护师谢琴。前来送行的人员有殷仕宝、梁劲松、朱乐银等院领导及他们的家人、科室代表。
4名勇士上车后,大家在车窗外叮嘱叮嘱再叮嘱,红红的眼圈,晶莹的泪珠,表达着他们的不舍、担心。即便哽咽,即便泪眼模糊,还是要叮嘱,记得做好防护,保护好自己,一定要平安归来。此时,能说的能表达的也只有“平安”二字。
将近8点,4名医护人员到达扬州与扬州医疗队汇合,再集中乘车前往南京汇合江苏医疗队,飞往武汉。
【紧急招募】
1月27日(农历正月初三)清晨6点,根据江苏省卫健委组派第二批医务人员援助湖北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有关部署,我院在接到扬州卫健委的通知后,在感染病科、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发出紧急招募。招募通知发出,各科室医务人员踊跃报名,主动请战。经过层层筛选,综合家庭情况、身体素质等因素,于早上8点多确定马红霞、王苑沈雪寅、谢琴四名医护人员。他们都是各科室的技术骨干,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短短的2个小时,从通知到确定,是风驰电掣的速度,是雷厉风行的办事风格,是医务人员不畏艰险、逆向而行的最美姿态!
【出征仪式】
1月27日晚上,我院举行了简短的出征仪式,党委书记杨明主持,4名勇士,副市长赵建芳,市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蒋朝明,院领导殷仕宝、杨爱国、惠晨驰、梁劲松、朱乐银出席。
马红霞代表大家作了表态发言。表示被选中援助武汉是荣幸也是骄傲,一定服从组织安排,不负大家的重托,为控制疫情、保护大家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蒋朝明在讲话中表示,4名医护人员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接受了出征任务,为他们感到骄傲,充分展示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新时代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叮嘱他们一定做好自我防护,平安归来。
赵建芳在讲话中说,她代表市委市政府、代表56万仪征人民表示感谢,感谢大家在疫情面前挺身而出,无畏艰险地保护大家,也为大家在众多报名人员中被选中的优秀感到骄傲,希望大家不负重托,好好工作,圆满完成任务,也希望大家好好照顾自己,平安归来;并为大家送上祝福的鲜花。
【背后故事】
马红霞,感染病科副主任医师。
儿子上初三,正面临中考的关键时刻。她说,舍不得儿子,舍不得家人,但作为医务人员,救死扶伤是我们本职工作,远方的灾难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责任,我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力以赴,顺利完成任务。同时为了家人,我也会好好保护自己,儿子家人也需要我。
王苑,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
接到通知时第一时间与先生联系,得到支持后义无反顾地报了名,然后告诉双方的父母,父亲说:“需要你去就去!俩娃交给我们!你自己一定要防护好!”俩个女儿大的10岁,小的9岁,听说妈妈要去武汉,哇哇大哭,不要妈妈去。在她们这个年纪,已经知道什么是危险,也意识到妈妈去武汉会辛苦,有危险。王苑对她们安慰了很久,最后说,你们学校有俩个同学的妈妈去,一个是林某欣(她大女儿)的妈妈,一个是王某怡(她小女儿)的妈妈,她们的妈妈是最勇敢的,最棒的!才得到她们的同意。
王苑说,以前我觉得“白衣天使”是个很普通的称谓,今天真的感觉到天使的责任和伟大!工作14年了,这是第一次“出征”,说实话,前线什么情况完全不知,心里很忐忑。但是知道自己的使命,不仅代表我个人,更是代表仪征的医务人员,我会尽力做好我的工作。武汉加油!我们都要好好的!
沈雪寅,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
一名“熊猫级”男护。武汉疫情来临,看到当地医院很多病人得不到及时救治。身为医务工作者心里百感交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江苏首批援鄂医疗队集结时,就萌生如果可以也要加入进去的想法。早上接到通知与妻子商量时,6岁的儿子听到后说,“爸爸你别去武汉,那儿危险。”当时就泪目了。告诉他那边病人需要我们帮助才会快速好起来时,他说那你早点回来陪我玩游戏。妻子不舍,但依然选择支持,帮助收拾远行的行囊。
沈雪寅说:“舍小家,保大家,只有大家好起来,小家自然会好起来。我坚信,众人拾柴火焰高,笼罩在人们心头的阴云终归散去。”
谢琴,呼吸内科主管护师。
面对病魔,谢琴表现出大无畏的精神,毅然报了名。在谢琴被选中时,他的先生,也是一名医生(外院),出于担心,也出于医生的责任和使命感,积极要求陪同前往,参加“前线战斗”,但考虑到他们还有2个孩子需要照顾,将其劝留了下来。
谢琴说:“作为一名呼吸内科护士,我有必要站出来!灾难无情,人有情!一路向前,砥砺前行!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有信心战胜它!”
重症医学科护士长赵宏芳说,江苏省卫健委派出第一批医疗队时,就做好了支援准备,多次在科室对大家吹风,要求大家注意休息,不要熬夜,保持体力,随时做好“作战”准备。
【物资准备】
从接到通知到确定人员,再到出发,仅仅一天的时间里,我院医务科、设备科、后勤保障科、院办为4名出征勇士积极准备物资,医用防护口罩(N95)、医用外科口罩、防护服、乳胶手套、无菌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面屏、洗手液、手消毒液、鞋子、袜子、行李箱、食品等,按每人两周量配备,有些物资得到市卫健委及市疾控中心的大力支持。殷仕宝、惠晨驰、朱乐银等院领导亲自装箱、检查。说起来是按两周量配备,大家装箱时想着能多塞一点是一点。4名医护人员在看装箱物资时,党委书记杨明赶过来对他们叮嘱再叮嘱,注意安全,注意自身防护,好好工作。(文字:张忠顺/图片:张忠顺王琳/审核:梁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