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过年,你们却在帮我们过关。请记住,我们爱你们不止在今天,还在未来生命的每一天。——题记
今年的春节和以往不大一样,不管我们在哪里,都能看到戴着口罩、甚至是“全副武装”的人群,每天几乎所有人都绕不开地讨论一个让人谈之色变的名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这一波肺炎让我不自觉地联想到了17年前的SARS。那时候的我还在读小学,只知道那是一段人人感到恐慌的日子,每一天班级里都要用白醋给教室的过道桌椅喷雾消毒好几遍,口罩准备了一副又一副,我在路边上的公共场合吃了一碗馄饨被父母训上许久。
那一年的小升初考试,末页的美术部分是画一幅画送给冲在第一线的白衣天使,我给医生的白大褂后面添上了一双洁白丰满的翅膀,自那一年起,我知道原来平日里严肃冷静的医务工作者们就是守护人间的天使。
许多年后,我也身披白褂走上了治病救人的道路。平常,会无奈百姓对医学的曲解,会抱怨社会对医务工作者的不公平,会痛心群众对医疗行业的伤害,但是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真正到来的时刻,倔强地走在第一线的永远是医务工作者,用当下流行的话讲,他们,或者更大范围的我们,成为了最美的逆行者,成为“白衣战士”。
“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我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阿信的《倔强》鼓舞了我们那一年的高三学子,不知为何,看到网络上人心惶惶的信息与源源不断的请愿书时,我的脑海中又一次回响起这句歌词,我被走上前线的白衣战士所感动,被他们近乎执拗的信仰所感动。
这一回,这些医务工作者又一次成为了天使,成为了国家的希望,成为了病人的救命稻草,成为了媒体镜头下的宠儿,而我多么希望这个称谓能够在人民心中铭刻,希望这场战疫之后不再有血染白衣。
今年我除夕值班,晚上在给亲朋好友们发新年祝福时,被一条老师的回复给温暖到了:“谢谢,也祝福你,祝福你们,这个新年里最可爱的人。”我的全国各地的同学们在群里互相鼓励着:“都注意保护好自己,新年快乐!”还有院长慰问时反复叮嘱的话:“一定做好防护措施,辛苦了。”
每每看见或是听见这些发自内心、朴实无华的关照,都会有所触动,这些关怀抚慰的是医务工作者心中最柔软的部分。2020年春晚开播不久,白岩松在《爱是桥梁》里对一线医务人员致敬的话,更湿润了我的双眼——“我们在过年,你们却在帮我们过关。请记住,我们爱你们不止在今天,还在未来生命的每一天。”
那时,坐在病房中电视机前的我果断地拭去了打转的泪水,双手合十,许下了新年的第一个愿望——愿世间不再有疾痛,愿天使永远在人间。(供稿丁吉/编辑张忠顺/审核梁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