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上午,我院第三批10名医务人员参加扬州市支援湖北医疗队出征武汉,此次是支援武汉第一医院。队员孔剑(消化内科主治医师)通过一篇日记记录了到武汉后的4天工作情况,大致可以了解到武汉一院队的抗疫战况。
今天是2月16日,晴。
今天是来武汉的第四天,因为下夜班睡到中午才醒,来武汉没空歇下来,今天终于有时间整理思绪。
2月13日,扬州从迅速集合成164人队伍到抵达武汉,仅仅用了16个小时,感叹国家的强大,感受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掷地有声。
到达武汉后,宾馆驻地的条件还好,为避免交叉感染,我们都是领盒饭到自己房间吃,菜还比较丰盛,几乎每顿正餐都有虾,对我这个海鲜过敏的人就难了。
2月14日,到武汉第二天,在武汉已支援20几天的苏北医院ICU主任郑瑞强,为我们介绍了目前武汉疫情的现状,诊治流程,目前各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等等,叮嘱大家在做好自身防护时,尤其要注意在工作和生活中按照分区做好相应的隔离。我觉得在前辈身上收获最大的是信心,病毒没有那么可怕,只要我们做好自身防护。
此次领队、苏北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徐道亮对大家进行战前动员,他告诉大家,此次医疗队将接管武汉第一医院两个病区合并成的一个重症病区,72张床位,大家来自不同单位,此刻要团结一致、不分彼此,尽快完成院感培训、熟悉流程,做到人人过关。其实,这个时候已经不需要动员了,从踏上援鄂征途开始,我们都十分清楚来这里是干什么的。
接下来是防护服穿脱培训。也是前期来武汉的先行者,苏北人民医院院感科副主任乔继红、重症医学科护士袁良才,为我们进行讲解和演示,并将他们总结的各种小技巧毫无保留地教给我们,真的很感谢她们。
老师讲解演示后就是我们自己演练,队员之间互相帮助,张月华护士长一个个考核,一个个过关。如果我们有一个人感染,就意味着全军覆没,意味着大家都要隔离,保护好自己,也是保护大家,不辜负医院对我们的期望。
为激励大家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晚上9点,8家兄弟医院各出一名代表竞赛,这是一场没有奖状不评名次的竞赛,没有灯光璀璨的舞台,没有振奋人心的音乐,选手们身穿制服,素颜相向,各展技能。三层手套、三层帽子、两层口罩、防护衣、隔离衣……整套操作40几个环节。我院代表高立梅沉着冷静,有条不紊,充分展示出我院医护人员的风采,得到领导的好评。
将近夜里12点回到房间,收到家里发来的女儿视频,才想起今天是“情人节”,听到“小情人”在视频里为我加油的声音,立马觉得疲劳全消。
2月15日早上起床,发现下雪了,是健康的祥瑞之兆吧。上午,武汉市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以及院感老师带领我们熟悉了医院,以及清洁区、缓冲区、污染区的分布。吃过午饭,我和队友互相理了头发,一把剪刀,一把梳子,原来当个理发师并不难。护理组看到后也让我们剪,没有电推剪,就用剃须刀,大家互相调侃开心,像是上战场前的一种仪式。
穿上医院给我们准备的手术衣,套上外套,出发!
街上没有什么车,半个多小时的车程到达武汉市第一医院,医院电子屏上打着感谢我们到来的标语,还看到了其他地区的医疗队,白色衣服的是哈尔滨,粉红衣服的是南京鼓楼医院,还有红色、黑色,以及我们的橘黄色,五彩缤纷。
我们被引导至办公区域,分成两组,白班负责新病人的医嘱和病历,隔离组进仓。我今天是白班,大约八个人,带我们熟悉医院系统的是一个90后的眼科医生,她很认真地指导我们,不厌其烦地回答各种问题,嘱咐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因为是第一天,收治任务重,没有班的同事都来加班,护理人员也要熟悉医嘱信息系统,第一例病人到四点一刻才上电脑。当天我们组收治了28名病人,这个病区是由我们扬州医疗队单独管理,共72张床,分苏北人民医院及扬州大学附属医院两个医疗组,分别管36张床,我们分在苏北医疗组。
结束后,回酒店休息一个小时,又赶紧去上夜班。夜班入仓,每个区域都有人帮助我们穿防护服,在眼罩上涂上碘伏。在网上看大家穿了防护服都是大汗直流,而我们是雪后,而且污染区没有空调,感觉还是很冷的,洗手都是刺骨的冷。
组里有个危重病人,CT提示肺部进展,吸氧状态下氧和不稳定,病人时有不适,随时需要上呼吸机,还好经过治疗,慢慢稳定住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名女性患者,她说得了这个病就一直睡不着,总感觉这里那里到处不舒服。我知道心理因素往往比疾病更可怕,多次安慰她,并告诉她把你收进来,就不会放弃你,慢慢地她平复了心情,不再按呼叫铃了。实际上,一些确诊病人心理的恐惧比疾病更严重。到了夜里,病区72张床全部住满。
第一次穿防护服这么长时间,呼吸困难,眼镜眼罩时间长了都起了雾水,我想后面会慢慢适应,会更有经验。下班时,和搭班的同事一起脱防护服、手卫生等,花了将近半个多小时。到清洁区时,发现下班的同事一起在等我们,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医院,但我们已经当作一个整体了。
到了酒店已经快早上七点,非常疲劳,但坚持完成门口脱外衣、换鞋进房间,消毒衣物,手卫生,沐浴,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酒精,我想这样锻炼回去也许会喝酒了。
睡到中午被手机吵醒,原来同事们帮我带饭了,很是感动。今天说是来的第四天,其实按我们鲍主任的严格要求,应该是到下午才是三整天,这么短的时间里,从接到支援武汉的电话,到学会穿脱防护服,再到上完白班、夜班,觉得还是“了不起”的。
今天阳光真好,希望给这座“静止”的城市添点活力,希望她越来越好!武汉加油!(供稿孔剑/编辑张忠顺/审核:梁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