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再次成功开展新型微创手术——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
发布日期: 2012-03-17 来源: 仪征市人民医院 访问量:65 |
2月27日,ICU(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张玉梅及医疗组对一名重症肺炎患者成功进行了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是一项新型微创手术,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ICU已成功开展了数例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充分体现了我院ICU对该项新技术在临床的成熟运用。
气管切开术是以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机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一种常见手术,与其他人工气道比较,由于其管腔较大、导管较短,因而气道阻力及通气死腔较小,有利于气道分泌物的清除。由于ICU病人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多脏器功能损害,病人气道自洁能力较差,甚至有些需要较长时间机械通气治疗,因此需行气管切开手术开放气道的几率相对较高。
与传统的开放性气管切开术比较,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是在颈部消毒、局麻后,横行切开皮肤1.5-2.0cm,在第1-2或2-3气管软骨间隙穿刺成功后置入导丝,以扩张子和扩张钳先后扩张皮肤、皮下和气管前壁,最后在导丝引导下置入气管套管,再次确认位置后,气囊充气并妥善固定即可。
与传统气管切开术相比,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的优势有:可在床边进行,尤其适合ICU中危重病人的床边操作;手术创伤小,操作迅速、时间短;无需逐层切开、止血及确认解剖关系,特别是不需处理甲状腺峡部;不需用力牵拉颈前肌群充分暴露气管,对病人刺激小,再加上局麻时气管表面麻醉,使术中生命体征波动小,病人屏气、心律失常、高血压发生率低;操作时无需专职麻醉师、外科医师,ICU医师可掌握其操作方法;避免了危重病人长期经喉插管造成的不适及远期并发症。因此,该方法安全简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感染机会少,并且置管后位置易固定,便于护理,病人耐受性好。
ICU自去年6月份成立医疗组以来,不断提高生命体征监测、心肺复苏、电复律及心脏除颤等操作技术,现又成功开展了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这标志着ICU抢救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对危重患者的综合救治能力又上了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