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肺炎的确诊,必须通过咽拭子核酸检测。准确采集咽拭子标本,就成了确诊病例里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咽拭子标本采集的质量不合格,就有可能导致核酸检测不准确,既浪费医疗资源,而且对疫情防控带来极大的隐患。而采集咽拭子标本时,需要患者取下口罩、张大嘴巴,从病人咽喉后壁部采集。采集标本时不舒适的感觉有时可能会让患者咳嗽、恶心、打喷嚏,这些动作会导致大量携带病毒的气溶胶喷出,一旦防护措施失效,危险系数极高,极容易被感染。
按照相关要求,我院成立了新冠肺炎咽拭子采样小组,由各临床专科高年资医生组成,通过组织培训、考核、分病区负责,及时采样,保证了采样质量。
急诊医生魏声娟介绍,做咽拭子时,需要穿上防护服,带上护目镜和防护面屏,做好全身防护。检测时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控制好取样的深度和转动的时间,每一次采样动作要谨慎又迅速,确保取到准确的标本,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尽量避免核酸检测假阴性;有些患者比较恐慌,就要耐心解释,做好示范;标本采集后,要经过采样管、自封袋、包装罐三层严密包装,再小心放入运送箱由专人立即送检。
咽拭子采集,是疫情战斗中的高风险操作;各位采样者,与病毒零距离接触,是直面风险的筛查卫士,也是战疫中的“逆行勇士”。
疫情当前,战斗仍在继续。医院各部门仍然坚守在各条防控战线,坚持“疫情不退,我们不退”!(供稿许仁艳/编辑张忠顺/审核梁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