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情,后勤人是这样的
发布日期: 2021-09-06  来源: 仪征市人民医院  访问量:30

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工作于医院的各个二线岗位,你可能偶尔会在医院的某个角落见到他们,但不曾注意,他们可能是后勤采购员、水电维修工、垃圾处理员……负责帐篷搭建、水电维修、通电通水、清洁消毒……他们始终默默无闻,兢兢业业,为的是让一线的同事们能够安心工作。在这场疫情之战中,正是因为有了他们,临床一线医务人员更多了一份保障和安心。他们便是我院平凡、朴素的后勤人员。

后勤物资准备

此次疫情恰逢农历春节,为保证我院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后勤人员于1月22日晚间就开始加班加点,为发热门诊、隔离病房、集中隔离医学医学观察点、预检分诊、单身宿舍区门岗等区域进行物资准备,并积极协调医生、护士、检验、药房,挂号等值班科室所需的紧急物资,确保临床一线工作需要和留观住院患者、集中观察人员生活所需。

在物流停运、供应商放假、物资短缺、全民居家隔离的情况下,后勤人不顾危险,奔波在人流相对集中的市场、超市,应急采购消杀喷壶、防护雨鞋、防寒棉衣等物资。其间,后勤保障科科长李中莹4次在夜间接到紧急通知,为援鄂医务人员准备物资。特别是第四次,是凌晨2点多接到通知,要求8点半前必须到位。由于前三批物资都是她亲手采购,李中莹深知采购的要点与难点,超市的鞋码全不全?行李箱数量够不够?八点营业是否来得及采购,这些都让她焦急!于是,天还未亮,她便驾车离家,在“110”的帮助下联系到超市老板,并带领张一鸣、陈小灵、刘群等人完成采购,于8点半准时将物资送到医院。

水电保障

由于西区发热门诊医院没有CT、DR设备,医院决定启用体检车上的DR设备,但是需要给体检车接通电源。1月22日下午4点,水电班班长刘春玉接到通知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勘查,制定接电方案,连夜施工铺设电缆,确保体检车上DR设备及时、安全、有效运转。

保洁消杀

为给职工、患者营造一个安全、卫生的就医环境,华南物业人员放弃休息时间,对门急诊、住院病房患者接触到的门把手、病床、休息椅、楼梯扶手、电梯、地面、卫生间等重点部位,增加擦拭消毒次数,进行无死角消毒。李中莹身先士卒,多次深入消杀一线,进行检查、指导、示范。

废物转运

每天早上5点,当人们还在梦乡的时候,负责医疗垃圾收集人员就早早赶到医院,穿戴好防护装备,沿着规定路线至各个病区收集医疗废物。为保证安全,防止泄露,医疗废物需要双层包装,有时甚至需要三层,还需将包装袋分层扎成严密的“鹅颈结”封口,离开各个产生地之前,要将包装袋外面用消毒液均匀消杀,才能密封运到医院的医疗废物暂存点。以前是一天2次到病区收集医废,一天1次对暂存地、转运工具消毒,新冠疫情期间,分别是一天3-4次及一天2次。他们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严格执行规定,不怕繁琐,不怕脏累,认真做好医废收集、转运、称重、交接、消毒和个人防护工作,每天默默地从早上5点一直忙到晚上6点,确保医院的医疗废物安全。

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员每天坚持值守,加强设施设备运行观察和消毒效果检测,确保污水稳定达标排放,防止新冠病毒通过污水传播扩散。

疫情期间,后勤人员坚守各自岗位,默默做好本职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水电气(汽)保障、保洁消杀、污水处理、医废转运、物资供应等后勤保障工作,为医院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他们虽无法像医护人员那样直接与病毒作斗争,但在疫情面前,后勤人选择“站好岗、担好责”,以实际行动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保驾护航!(供稿陈小灵/编辑曹旭/责编张忠顺/审核梁劲松)

主办单位(版权所有):仪征市人民医院    
地 址:仪征市东园南路61号    联系电话:0514-83450119  苏公网安备 32108102010018号  苏ICP备10012174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