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双双得肠癌 不良饮食习惯是元凶
发布日期: 2021-09-06  来源: 仪征市人民医院  访问量:30

近日,一男子因大便带血到仪征市人民医院就诊,经肠镜检查诊断为“直肠癌”,入住普外科接受了手术治疗。住院期间,患者的女儿提高警惕意识,带母亲做了一次健康体检,发现肿瘤指标异常,又进行了肠镜、胃镜检查,诊断为“升结肠癌”。打击接踵而至,其女儿拿到检查报告时泪如雨下。

面对患者一家的特殊情况,护士长许国芹追问得知,原来肠癌的元凶是他们的日常饮食。患者夫妻俩本就有高血压,平时却特别喜欢吃腌制品,尤其是腌制的咸鱼。每年腊月,他们都要腌制上百斤的草鱼,存放于冰柜,从年头吃到年尾。平日里,餐桌上最常出现的就是猪肉、牛羊肉等红肉,且一家每月要吃到5Kg左右的菜油,是典型的高油高盐高脂饮食。

那么,结直肠癌是一个什么样的疾病?该怎样预防呢?

结直肠癌概述

结肠癌和直肠癌合称结直肠癌,也称大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结直肠癌可以发生在结肠或直肠的任何部位,但以直肠、乙状结肠最为多见,其次见于盲肠、升结肠、降结肠及横结肠。组织学类型多为腺癌,少数为鳞状上皮癌及粘液癌。

结直肠癌的病因

结直肠癌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对其发病起着协同作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营养的摄入,食物中的粗纤维越来越少,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饮食及饮食中低钙和低维生素D都增加了结直肠癌发病的危险。

此外,烟熏、腌制、油炸食品与结直肠癌的发病密切相关,因而以少食为宜。另外,食物中的农药污染、不合理的食品添加剂等也可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结直肠癌的发生与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息肉病、大肠腺瘤、Crohn病、血吸虫病等肠道疾病有关,具有以上疾病的患者,应警惕结直肠癌的发生。

大约6%的结直肠癌为遗传性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的临床表现

早期结直肠癌无明显症状,多不为病人注意,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中晚期)可出现下列症状:

1.排便习惯改变;

2.大便性状改变,出现稀便或带有血液和黏液,粪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

3.腹痛或腹部持续不适;

4.腹部可触及不明肿块;

5.肠梗阻相关症状;

6.贫血、乏力、低热、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

常规治疗方法

一般来讲,内镜微创治疗适用于早期癌;中晚期癌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免疫治疗、中药以及其他支持治疗的综合方案,用来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如何预防

在所有恶性肿瘤中,结肠癌是最有可能通过生活方式的调节达到预防目的的。为了健康,可通过以下方式降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

1.注意膳食平衡及食物多样化,多吃新鲜水果、蔬菜等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及粗纤维食物,适当增加主食中粗粮、杂粮的比例,不宜过细过精;不喝或少喝酒精饮料。

2.限制动物性食物摄入,尤其是红肉及熟肉制品类;少吃各种盐腌、熏烤、油炸等食物,尽量吃天然食物。

3.积极防治肠道疾病,如各种息肉、慢性肠炎(包括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慢性痢疾等;对于肠道息肉尤其是多发性息肉更应及早处理,应积极治疗习惯性便秘,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4.对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如40岁以上男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及有患癌家族史的人应定期检查,特别是林奇综合症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应警惕肿瘤信号及早期症状。

5.有规律进行身体锻炼,保持正常体重。

6.肠镜检查是发现早期大肠癌的金标准。普外科副主任医师金冬林建议,年过50岁,无论男女,无论有没有症状,两年做一次肠镜,有胃肠道肿瘤家族史、高风险人群的,每年做一次胃镜、肠镜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素材许国芹/专业指导金冬林/编辑曹旭/责编张忠顺/审核梁劲松

主办单位(版权所有):仪征市人民医院    
地 址:仪征市东园南路61号    联系电话:0514-83450119  苏公网安备 32108102010018号  苏ICP备10012174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