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2020年仪征市“绿杨春早”茶文化节暨第三届“邻里节”“守望互助让爱传递”节目中,我院战疫英雄代表王苑中讲述了自己战疫的心路历程。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仪征市先后派出4批23名医务人员赴湖北支援,其中仪征市人民医院先后派出3批18名医务人员。王苑是仪征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是仪征市第一批援鄂医务人员,于1月28日与该院的马红霞、沈雪寅、谢琴一起出征武汉。当天她说:“以前我觉得‘白衣天使’是个很普通的称谓,今天真的感觉到天使的责任和伟大!工作14年了,这是第一次‘出征’,说实话,前线什么情况完全不知,心里很忐忑。但是知道自己的使命,不仅代表我个人,更是代表仪征的医务人员,我会尽力做好我的工作。”
仪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主任严朝霞说,“医务人员都是战士,三位女战士的故事是对‘医者仁心’最好的诠释。”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李晓愚说,“我们通常把医务工作者称之为白衣战士,今天在座的三位让我们看到了战士脱下战袍之后最真实的状态,其实你们会发现,他和我们大多数普通人一样,他们有对亲人的牵挂,有各种各样的顾忌,有不安有害怕有恐惧有泪水,甚至也有崩溃的时刻,但我在想,是什么可以让他们危难之时显身手,逆风而行,可能是一种非常强烈的职业使命感。职业这个词实际上是有很多的表述方式,我们称之为饭碗、工作、事业,但我觉得对于在座的这几位来说,其实更合适的词是天职。天职就是来自上天的呼唤,来自心灵的呼唤,当这个呼唤到来的时候,再多的犹豫,再多的顾忌,再多的恐惧,再多的崩溃,都会把它放下,披上战袍义无反顾地前行。所以这种使命感让我特别特别的感动。”
“今天虽然跟我们分享故事的是坐在这里的三位女性医务工作者,但其实我看到你们背后的那些人,王护士两个可爱的女儿,李医生的先生,包括那个再也不想离开你的女儿,还有张医生那么体贴那么支持你的丈夫,所以我在想,我们在向这些医务工作者致敬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感谢他们背后的那些人——他们的家人,就是有他们的支持,他们的包容,他们的体谅,白衣战士们才能够义无反顾地去为我们顶上,向你们致敬,也向你们的家人致敬。”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特约评论员刘根生教授说:“我想了一句流行语,没有生而英勇,只有选择无畏,几位医生护士都有,疫情面前人人都有,但是呢,使命担当压倒恐惧,勇往直前,成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另外,我感觉这个邻里节,听医护人员讲抗疫故事特别有意义,邻里节主题是‘守望相助,传递大爱’,无论是驰援武汉还是守护家园,都是在守望相助,都是在传递大爱。有一个问题特别发人深思,这辈子你有没有为别人拼过命,我不知道大家会怎样回答,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抗疫期间所有一线医务人员都是为别人拼过命,或者说他们为我们拼过命。人生在世有两种恩情是不能忘的,一种是养育之恩,一种是救命之恩,医护人员走到了一起,相当于对我们有拼命,不能忘记。因为记忆意味着特别在乎,尊重就从记忆开始,记住医护人员为我们拼过命,才能对医护人员多些关爱,多些尊重,在做良性互动中,让美德善行越来越壮大,所以呢,我也在这里呼吁,请大家永远记得医护人员为我们拼过命。”(文稿张忠顺/审核梁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