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首次开展异位嗜铬细胞瘤手术成功
发布日期: 2012-02-28 来源: 仪征市人民医院 访问量:67 |
2月13日,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张国银及医疗组首次开展的异位嗜铬细胞瘤手术成功。
异位嗜铬细胞瘤是指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临床上较为少见,最常见的表现为阵发性高血压、心悸、头痛、多汗、高代谢状态、高血糖等儿茶酚胺释放所表现的症状。
泌尿外科此次收治的异位嗜铬细胞瘤患者其病灶在左肾门处,两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头昏,视物模糊,血压最高达220/110mmhg,在外院诊断为左肾癌,建议转上级医院手术。在别人的建议下,患者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到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张国银。张国银仔细看了患者之前的各项检查,结合患者的症状及年龄,考虑不是癌症,是“异位嗜铬细胞瘤”,需要手术治疗。于是,患者于1月27日入住四病区。
患者入院后心理压力很大,情绪低落,既为住院费用烦恼,又担心病情的预后。为减轻他的顾虑,医护人员对他详细讲解术前术后各项注意事项以及各项检查等准备工作的意义,让他们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并积极配合,护士们在查房、护理时经常与患者聊天,讲讲笑话,开导安慰患者,让患者尽量轻松、开朗一些。在术前准备期间,患者血压波动很大,张国银邀请了心内科主任医师姜国田会诊,及时调整降压药的种类及用量,将患者血压调整到正常值,同时,由于该患者病灶在左肾门处,与左肾上极动脉关系密切,压迫肾动脉及肾静脉,由于手术操作会对肿瘤进行挤压,极易造成血压波动,并且肿瘤血运丰富,与左肾上极动脉贴近,极易引起大量出血,甚至导致左肾切除,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手术的风险和难度。泌尿外科也是首次给这样的病例手术,因此,张国银格外慎重,周密计划,并申请医务科牵头,邀请了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戴晓慧、心内科主任医师姜国田、麻醉科副主任医师陈启国,一起认真研究手术方案,探讨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处理对策。
在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后,2月13日,张国银邀请了泌尿外科学科带头人凌建民参加手术进行指导。术中在摘除瘤体过程中出现了预期的血压波动等情况,血压最高约160/90mmHg,心率<100次/分,瘤体摘除后数分钟血压最低达到85/39mmHg,经积极扩容、升压药维持等处理,一小时后患者血压保持稳定,手术历时4小时顺利完成。术后继续严密监测血压,予以补充水、电解质等治疗及护理。
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与护理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血压维持在正常状态,以后也不用再靠降压药稳定血压了。(赵宏芳 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