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中国医师节征文⑤】医者仁心
发布日期: 2021-09-06  来源: 仪征市人民医院  访问量:35

2020年8月19日第三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仪征市人民医院联合仪征市作家协会、仪征市散文学会开展“我心中的好医生”征文活动,在全院开展“医路同行”征文活动。通过自身经历,讲述难忘的医生及就医过程,从医生涯感受及医患之间的故事等,展现医者仁心及使命担当。现陆续展出优秀作品。

医者仁心

张正

那天上午,我带母亲去市人民医院骨科门诊复查。出院时我没有细看书面的医嘱,以为复查还是在住院部,心想,病房里值班医生不会忙到那种地步吧,等他们查房结束,至少是八九点钟,去早了也没用。

结果,我们去迟了。问清复查是在门诊,我们排到的号,已是35,前面看过的,10个号还不到。幸好,当天值班的主治医生,还是乔高山主任,为母亲做手术的,正是乔主任和他的医疗小组。看到门口候诊的人一大堆,一瞬间,我心里闪过一个念头:要不要找一个熟人跟乔主任打声招呼,请他为老母亲先看一看,毕竟,母亲是近80岁的人了,术后在病床上、轮椅上躺了一两个月,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虚弱得很。

我在新闻单位工作多年,又曾是市人民医院的行风监督员,医院里从领导班子到医生护士,熟人有不少,但很快,我打消了自己的想法:来看病的,谁不急呢!母亲是来复查,不比一开始跌断股骨,疼痛难忍,现在多等一会儿也没关系。搞特殊化,似乎没有必要。那就耐心等吧。

诊疗室的门关着,出一个进一个。罅开门缝招呼患者进去的,是一个年轻的女医生,应该是跟班学习、协助主治医生的副手吧。

好不容易轮到34号了。34号患者和家属还没有出来,大步流星从楼梯口走过来一个五六十岁的黄瘦男子,门也不敲,愣也没愣,径直推门进去。很快被女助手起身拦住:

“等一下……你多少号?”

“我没号。我昨天挂过了。昨天医生没看好,今天再来看,还要挂什么号!”这男子,不小的年纪,竟是18岁的嗓门,震得一条走廊上的人朝这边看,以为发生了什么争执。

“昨天是昨天。今天要重新挂号排队。”女医生轻声告知。

“我还要排什么队!我昨天排过了。昨天我就来排了,到现在还轮不到我?……”那男子像被点燃了炮仗芯,一连声向女医生发问。

这时间,坐在女医生对面的乔主任已为34号患者诊断完,患者和家属走出了诊疗室。该我们了。我推上母亲的轮椅,不客气地把横在门口的那个男子朝旁边指了指,“你让一下。”

那男子见乔主任闲下,突然像遇见了老熟人,不顾女医生伸手阻拦,挤在我们前面,趋到乔主任面前,拉下口罩,就差伏在乔主任办公桌上,躬着腰大声说:“乔主任,你不认识我啦?我是某某某弟弟。我哥跟你是好朋友。有一次吃饭,还有你们医院某某某、某某某……他们和我哥都是老朋友……”

那一刻,我都替乔主任感到委屈:这什么人物啊!我猜测乔主任会怎么处理这场面。换了我,直接板下脸,冷冷地告诉他:“你先去挂号排队。”要不,“医院有医院的规矩,你不能抢在其他患者前面。”不客气的话,“你先出去,不要影响我看病。”……我是一个喜静的人,我相信,医生比我更需要安静。因为他们必须集中注意力,准确倾听患者的陈述,调动自己的一切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做出科学合理的诊断。

可这个大嗓门,又是在疫情期间,这样跟人套近乎,哪个遇到不烦!

乔主任摆摆手,让女医生不要再坚持请这个人物离开,他轻声慢语地问:“你什么情况?”

他只是左肩有点莫名其妙的酸痛。我很快听明白了。他却喋喋不休地在说,扯着嗓门,夸大其词地说。

听他说的同时,乔主任在一张便笺上不紧不慢地写处理意见,我瞥了一眼,蓝水笔,写了整整五行,五条。

“跟骨头不应该有关系。你照这个单子,自己先去买点药吃。”乔主任把便笺递给那人说。

“我能不能就在你这里开?我马上去楼下交费、取药。身上正好带着医保卡……”

“你没有挂号,医生怎么给你开?现在都是电脑管理,系统没办法操作。”我插话提醒。语气不太友好。他抢在我们前面,挤占了我们的时间,我早已看得不耐烦。

他扭头白了我一眼,像是要一口把我吞下。

乔主任重复了我的意思。这人物才无话可说,拿着便笺心满意足地离去了。

等乔主任缓了一口气,冷静了一下,我才恭敬地递上母亲的复查资料,“乔主任……”

看完新拍的片子,乔主任用他一贯的不急不缓的语气询问母亲出院后的康复情况。手术很成功,没有什么异常。我和母亲都舒了一口气。

我们说着感谢的话离开了诊疗室。走出门诊大楼好长时间,我还在想:一个医生,每天要面对N个患者,还有患者家属,如果有一点点烦躁情绪,都会影响他们的诊断,遇到不守规矩、不讲素质的,还可能发生龃龉,甚至产生冲突,让小矛盾激化为医患纠纷,而乔主任,一个专家级的主任医师,面对不和谐,表现出极大的耐心,不动声色地处治了一个连我这个旁观者看着都十分恼火的“患者”,虽是举手之劳,却看好了他的“病”。

这需要极高的医德修养。

那一刻,我想到了四个字:医者仁心。

作者简介

张正,男,2005年加入江苏省作家协会,先后做过乡村教师、广播电视记者、机关办事员、报纸编辑。1989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以小说、散文(通讯)为主,兼写诗歌,在大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文学作品两千余篇次。短篇小说《九岁那年冬天》入选《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3年儿童文学》,小小说《感谢一只狗》入选《2008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墙上的猪》入选《2015年中国微型小说排行榜》,《借猪》被《小说选刊》转载,随笔《那些被我冷遇的标点符号》入选《2018中国最佳杂文》。

(作者张正/编辑张忠顺/审核梁劲松)

主办单位(版权所有):仪征市人民医院    
地 址:仪征市东园南路61号    联系电话:0514-83450119  苏公网安备 32108102010018号  苏ICP备10012174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