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2020年8月19日第三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仪征市人民医院联合仪征市作家协会、仪征市散文学会开展“我心中的好医生”征文活动,在全院开展“医路同行”征文活动。通过自身经历,讲述难忘的医生及就医过程,从医生涯感受及医患之间的故事等,展现医者仁心及使命担当。现陆续展出优秀作品。
别怕,相信我
徐勤
那年,我还没成家,住在单位集体宿舍。那天下午,跟单位请了假,捂着疼痛的右腹,来到仪征市人民医院急诊室。
两天前肚脐周围隐隐作痛,刚开始没在意,以为在食堂吃了什么不卫生的东西;第二天又集中到右下腹部疼痛,自认为年轻,忍忍就过去了,没想太多,照常上班,也没告诉家人。持续两天,不见缓解,反而加重,不得已给住在乡下的妈妈打了电话。妈妈听了很着急,怕我得了阑尾炎,因为我表姐得过,至今还被后遗症折磨着。她叫我赶紧去市人民医院看医生,自己随后就到。
接诊的老医生仔细询问了病情,先做体格检查,再开化验单检验血常规、尿常规,结果显示:右下腹固定性压痛,可触及压痛性包块,尿常规正常,血项有异常,经验丰富的老医生诊断我得了“急性阑尾炎”,必须立即住院,接受手术治疗。
我一下子懵了,后悔没有早点来看医生,不然挂点水,把炎症消了就能好,也不至于吃这苦。想到长这么大没住过院,这一来就要开刀,害怕了,心里打鼓,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老医生安慰我说:“这种手术在我们医院很常见,没有问题的,你放心好了。”这时,妈妈从老家赶来了,在城里上班的爸爸也闻讯赶到,他们看到我当时的模样,心碎一地,连忙去办住院手续。
手续办好,医院已到下班时间。忐忑不安地来到病房,值班护士已为我铺好干净的被褥和床单。刚坐下,一名年轻医生带着一名护士匆匆走来,问了我的姓名,又自我介绍姓夏,是我的主治医生,他为我再次做了腹部检查,并开了个单子给随行的护士,要她立即去准备手术。很感激他在下班时间,为了给我及时手术而放弃休息。但这么年轻的医生给我开刀,能行吗?我的心里又开始打鼓,眼前浮现出表姐肚子疼的时候的痛苦表情。
表姐几年前得了阑尾炎,因为看的不及时,造成阑尾化脓穿孔,感染扩散。她当时是在镇卫生院做的手术,不知是她的情况特殊,还是乡下医生见识少,年轻的主刀医生切开腹部,看到满腹的脓液时,竟然慌了,虽然后来切除了阑尾病灶,缝合了伤口,但腹腔里的脓液没有清理干净。经历了生死劫的表姐,除了肚皮上留下一个蜈蚣状的长疤痕,还有经常发作的“肠粘连”后遗症,一疼起来痛苦不堪,有时疼得在床上打滚。
父母亲大概和我一样想到了表姐的情况,担忧的眼神看向夏医生,又看向我,难于言表,我也低头不作声。夏医生看出了我们的担心,笑着对我说“别怕,这个手术不复杂。你现在阑尾病情不严重,只要及时切除,病情就不会再犯了,相信我!”温暖的话语带着不可抗拒的坚定,沉稳的眼睛里散发出睿智的光芒,这光芒抚平了我焦虑的心情,我选择相信。
当我躺在手术台上,看着头顶空荡荡的天花板,心里又慌起来了,听过有人手术后把纱布遗忘在刀口里,也听过伤口缝合不好发炎的,万一……过多的想法让裹在白布单下的我有些躁动。正准备手术的夏医生,发觉我的不安,再次用坚定的眼神看着我:“别怕!相信我!”那一刻,他就像慈爱的父兄,有着可以依赖的宽厚肩膀,替我扛住畏惧手术的压力,躁动的心平复下来。
手术进行得很顺利。夏医生一直等到我麻醉过后,恢复意识,情况稳定了才踏着夜色回家。第二天一大早,他来查房,看到我情况很好,满意地笑了,再次叮嘱我需要注意的事项,鼓励我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那天,从他晃动的胸牌上,我知道了他的名字——夏建忠。
一周后,经过夏医生的精心治疗和白衣天使们一丝不苟的护理,带着轻松与感激,我顺利出院了。
二十几年过去了,当初开的刀口从未有过不舒服,狭窄的疤痕渐渐淡白,不注意都看不出来。我也再没见过夏医生,每天找他看病的人那么多,他或许早已忘了我这个病人,但一想起那次没有熟人的手术,心中就感到温暖,真心感谢夏医生的敬业精神,感激他对患者认真负责的态度。一句“别怕!相信我!”让我记忆犹新,终生难忘。
医者仁心仁术,患者有心有情,我想,这么多年,人们一直倡导的和谐医患关系,应该就是这样的吧。
(作者徐勤/编辑张忠顺/审核梁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