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中国医师节征文⑪】斯人已逝,精神永存
发布日期: 2021-09-06  来源: 仪征市人民医院  访问量:29

2020年8月19日第三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仪征市人民医院联合仪征市作家协会、仪征市散文学会开展“我心中的好医生”征文活动,在全院开展“医路同行”征文活动。通过自身经历,讲述难忘的医生及就医过程,从医生涯感受及医患之间的故事等,展现医者仁心及使命担当。现陆续展出优秀作品。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

吴竞

母亲是一名下放知青,嫁给在村里任小学教师的父亲生下我后,也成了一名村小学教师,一直留在乡下。继我之后,母亲再次怀孕。然孕七月时,母亲患急性甲型肝炎,自行在家服中药治疗。因肝功受损,肚子里的胎儿也夭折了。七十年代末,还没有孕检一说,待发现时,胎儿已夭折一个多月,在宫内散发出大量的毒素,母亲的生命危在旦夕。

父母亲辗转来到仪征市人民医院。医院妇产科紧急成立了会诊小组,组长是当时的妇产科主任汪祖乐。按照母亲的状况最好是剖宫术尽快取出夭折的胎儿,但因凝血功能极低,可能会因大出血下不了手术床,会诊组的意见是挂催产素保守治疗。

接连挂了三天的催产素,母亲的肚子却没有一点反应。“用了这么多的催产素,胎儿一点动静都没有。这种情况我们还是第一次遇见,现在试用中药,希望能出现奇迹……”汪主任与另一名医生在走廊里急匆匆地边走边讲,而这话被我父亲意外听见,这才知道母亲当时真的是命悬一线。

尽管情况十分危急,汪主任在病人面前却表现得不动声色,和风细雨地安慰我母亲:“前几天,用了很多西药。接下来,你好好休息几天,我们采用中药给你调理身体。”汪主任不急不徐、温和的话语给了母亲莫大的安慰,依照汪主任的建议,不断放松心情,如此才有利于顺利分娩。

好在,连续三天的中药口服、灌肠后,母亲顺利产下夭折的婴孩。产后大出血是医生之前就预料到的,所需的配型血已提前准备好。“考虑到输血的风险,不到万不得已尽量不输血”汪主任如是说。母亲产后大出血的时段,汪主任一直守在诊室,直至母亲平稳渡过危险期。

母亲出院时,教育办、知青办、村支部特批的80元困难救助金,刚好够结医院共计79元的费用。出院那天,汪主任特地嘱咐父亲:“你家属这次出了很多的血,身体非常虚弱,我们没有给她输血,一方面也是考虑到你们的经济状况,回去一定要给她加强营养。”父亲这才恍然大悟,300多元的输血费用,可是要让我们家背负好几年的债务。

汪主任与我农村来的父母非亲非故,但对待母亲如春天一般的温暖,成功挽救了母亲的生命,甚至主动从经济上为病人考虑,这让父母亲备受感动。对仪征市人民医院、对汪主任“信任”的种子也从此埋在了他们的心里。

没几年,我姑妈怀孕,也是碰上了棘手的问题——才四五个月的身孕,就像快要临盆了似的,肚大如箩。到底是记错了月份还是什么“怪胎”?母亲带着行动已很不便的姑妈来到仪征市人民医院找汪主任。等了一上午,汪主任走出手术室已是下午一点多。几年时间过去,加之病人实在太多,汪主任显然已不认识我母亲,但当她听了我姑妈的情况,丝毫没有表现出术后的疲倦,立即带着她们去诊室检查。

那会儿没有B超,汪主任用听筒仔细地判断出姑妈怀的是“三胞胎”,面对这种当时罕见的孕例,汪主任非常谨慎。顾不上早已过了午饭时间,细致地给母亲她们交待了“三胞胎”孕妇的种种注意事项,并且反复叮嘱,一旦有异常立即来找她。

果然孕七月时,姑妈有了早产的迹象。偏偏当时汪主任患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站着无法弯腰,坐着疼痛难忍,但她坚持给难产的姑妈接生。汪主任是在产床前整整跪了三个小时,帮助姑妈顺利产下三个女婴。整个住院部的病友们听说汪主任“跪姿迎接生命”的感人事迹,无不对汪主任的敬业精神肃然起敬。

四十年间,每每提及仪征市人民医院,姑妈和母亲的脑子里浮现的是,汪主任和蔼慈祥的面容和对待生命敬佑与虔诚的态度。她是仪征市人民医院大医精诚、贤德廉善医德医风的典范和代言人。如今,纵然汪主任斯人已逝,但她用坚定书写使命、用生命修复生命的精神永存。

(作者吴竞/编辑张忠顺/审核梁劲松)

主办单位(版权所有):仪征市人民医院    
地 址:仪征市东园南路61号    联系电话:0514-83450119  苏公网安备 32108102010018号  苏ICP备10012174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