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诊,经常会有孕妇咨询,“我有乙肝,产后能哺乳吗?”
对于宝宝来说,母乳是妈妈给宝宝最好的礼物,是宝宝重要的营养来源。
而对于妈妈来说,母乳喂养也有很多好处,如促进妈妈产后恢复;营养全面,增强宝宝免疫力;减少过敏性疾病的发生;预防宝宝成年后肥胖、高血压及糖尿病等慢性病;还能增进母子的情感交流,有益于宝宝今后心理发育;经济实惠等等。
由于乙肝是传染性疾病,生后是否可以母乳喂养,是乙肝妈妈们非常关心的问题,一方面觉得母乳喂养是最好的,另一方面担心母乳喂养会导致宝宝感染乙肝。现总结了几个大家关心的常见问题,为乙肝妈妈答疑解惑。
乙肝妈妈可以母乳喂养吗?
目前医学界的共识是,无论乙肝妈妈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只要接受了规范的母婴阻断,宝宝被感染上乙肝的风险极低,因此,提倡乙肝妈妈母乳喂养。当然前提是需要乙肝妈妈身体健康状况的允许。
如果产后乙肝妈妈需要服用抗乙肝病毒药物或其他可能对宝宝产生不安全影响的药物、母乳期间出现乙肝肝炎活动,请咨询专科医生意见。
乳头被吸破出血了还能喂奶吗?
1.宝宝出生后进行母婴阻断联合免疫(一针乙肝免疫球蛋白+三针乙肝疫苗),会获得对抗乙肝的免疫力。即使乳头破裂出血,也不会增加宝宝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
2.如果乙肝妈妈孕后期及产后没有进行规范的母婴阻断,乙肝妈妈乳头破裂后会带来大量的病毒,且宝宝没有足够免疫力或消化道黏膜有破损,可能发生乙肝病毒感染。所以关键的是要做好母婴阻断措施。
用不用检测乙肝妈妈乳汁中的病毒
有些医院会检测乳汁中的乙肝病毒,如果是阴性,可以母乳喂养,如果是阳性,就不可以母乳喂养。
有科学依据吗?乳汁中病毒含量极低,仅为母亲血液中病毒含量的1/10000-1/1000。初乳中病毒含量较高。过几个月再检测,仅有18%的乙肝妈妈乳汁中还能检测到微量的乙肝病毒。
乙肝妈妈乳汁中乙肝病毒阳性并不是母乳喂养的禁忌,并不需要检测乳汁中的病毒。
乙肝妈妈母乳喂养会不会消耗宝宝体内的乙肝抗体?
宝宝出生后体内的乙肝抗体主要来源于三针乙肝疫苗的刺激,宝宝有了足够抗体之后,如果真有乙肝病毒抗原侵入体内,不仅不会消耗掉抗体,还会刺激宝宝的免疫系统产生更多的乙肝抗体。
怀孕期间服抗病毒药物,宝宝出生后可以母乳喂养吗?
1.乙肝妈妈在妊娠期,体内乙肝病毒含量高、肝功能指标正常,仅以母婴阻断为目的,而在妊娠晚期服用抗病毒药物的,分娩后停药,宝宝进行了联合免疫,可以母乳喂养。
2.乙肝妈妈在妊娠期出现肝炎活动、肝功能指标异常、病毒含量高,出于治疗目的而服用抗病毒药物,且产后需继续服用抗病毒药物,这种情况下乳汁中会存在少量的抗病毒药物,进入宝宝体内可能会对宝宝身体造成不良。不建议服用抗病毒药物的乙肝妈妈进行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期间乙肝妈妈检查发现肝功能异常还能继续母乳喂养吗?
乙肝妈妈因劳累或感染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出现肝炎活动,请及时来医院进行诊治,如需服用药物(如保肝药物、抗病毒等),建议暂停母乳喂养,待病情稳定并停药后再行母乳喂养。
确诊为“肝炎活动”需长期抗病毒治疗,需要以乙肝妈妈的身体健康为重,停止母乳喂养。(供稿殷翠红/编辑张忠顺/审核梁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