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经典,行政后勤支部开展迎国庆主题党日活动
发布日期: 2021-09-05  来源: 仪征市人民医院  访问量:38

9月29日上午,行政后勤支部开展“爱祖国爱家乡传承红色经典”迎国庆主题党日活动。党委委员、副院长杨爱国参加,党员同志们先后参观了盛氏三杰史迹陈列馆、江上青烈士史迹陈列馆及两淮盐运博物馆。

盛氏三杰史迹陈列馆为扬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仪征市文物保护单位,坐落于天宁塔西。故居现存四间两厢和一书屋一客房一厨房,建筑面积约230平方米。书房名“梅花书屋”,原为盛氏三兄弟幼年读书之处,现辟为展厅序厅,里面展有盛白沙、盛成、盛延武三兄弟生平事迹。正堂悬“世德堂”镏金匾额,供放徐悲鸿手绘的盛母遗像。故居还展陈盛成部分作品和遗物,盛氏家风家训,“盛氏三杰”盛白沙、盛成、盛华(盛白沙长子)的介绍等。

盛氏三杰史迹陈列馆

盛白沙(长兄,1894-1923年),名延祺,字白沙。早年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投身辛亥革命,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为护卫孙中山南下,挺身而出,与叛军进行英勇斗争,献出了宝贵生命,被追赠为海军中将。

盛成(二弟,1899-1996年),名延禧,字成中,是一位集作家、诗人、翻译家、语言学家、汉学家为一身的著名学者。参加“五四”反帝爱国运动,赴法国勤工俭学,投身抗日救亡活动,致力于中外文化交流,是一位集诗人、作家、翻译家、语言学家于一身的享誉中外的著名学者。

盛延武(三弟,1905-1942年)。1923年4月,盛白沙殉难,他受母亲委托赴汕头料理后事,在了解到盛白沙牺牲的事实真相后,决定继承先兄遗志,追随孙中山投身革命。1942年,病逝于上饶,年仅37岁。

盛华(1913-1997年),是盛延祺长子,曾在开封大学、北平大学农学院求学,1935年留学日本仙台帝国大学经济科。盛华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他长期担任领导职务,曾任苏北区党委宣传部长、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等领导职务。他身先士卒,以身作则,模范带头,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改革开放事业,特别是为党的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过突出贡献,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江上青烈士史迹陈列馆位于仪征市十二圩扬子初级中学(即十二圩中学)旧址,是江上青播撒革命火种的地方。江上青,原名江世侯,1911月4月10日出生于扬州江都,1927年参加革命,1939年8月29日,在皖东北抗日根据地,因遭地方反动武装袭击,身中数弹,壮烈牺牲,年仅28岁。2009年9月,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江上青当选为“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展厅通过文字、图片等形式,浓缩展示了江上青教书育人、赤子报国、两次被捕、血洒淮北等光辉而短暂的一生。

江上青烈士史迹陈列馆

两淮盐运博物馆位于仪征市经济开发区十二圩境内。场馆通过文字、图片、文物,分为“淮盐转运源远流长”“东南盐都利浦尽美”“华丽转身继往开来”“人杰地灵遗泽流芳”四大板块,生动翔实地介绍了从古到今两淮盐业的历史,展示了一条江一条河一粒盐赋予十二圩的繁荣与衰败。

两淮盐运博物馆

馆内展陈古代时期到新中国时期的两淮盐运相关文物600余件,有曾国藩的题字“东南利浦”,镇馆之宝光绪皇帝褒奖两淮盐运使江人镜的石牌匾“一品顶戴”,匾长约2.5米,宽约0.5米。场馆湖边有飞檐翘角的烟波亭、积雪亭,环境优雅。

从同治十二年开始,十二圩就成为两淮盐业的最大集散地,从这里出江的货量占了全国三分之一,正常堆囤转运的淮盐每年达10亿斤,转销湘、鄂、皖、赣四省,俗称“扬子四岸”,是晚清及民国政府主要经济命脉所在,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仅有2平方公里,却被醒目地标注在当时世界地图上的小镇,呈现“一盐兴盛,百业兴旺”的鼎盛。1931年,国民会议通过并公布新《盐法》,实行“将盐从产区直达销区,不经中转”的政策改革,多年抗争,难逃政策的残酷,使得依盐为命的十二圩逐渐衰落。

知历史,方知天下。行政后勤支部党员同志们通过三个景点的参观及讲解员的精彩讲解,了解到仪征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及仪征名人,深刻感受到仪征的历史文化内涵,仪征文化“名片”的厚重,开拓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更激发了对祖国、家乡的热爱。

(文稿张忠顺/审核梁劲松)

主办单位(版权所有):仪征市人民医院    
地 址:仪征市东园南路61号    联系电话:0514-83450119  苏公网安备 32108102010018号  苏ICP备10012174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