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鸠占鹊巢”的疝气遇到微创
发布日期: 2021-09-05  来源: 仪征市人民医院  访问量:41

9月20日,普外科收治了一名急性腹痛患者。该患者为空调安装从业人员,在搬运重物时突发腹痛,伴随左侧腹股沟区一肿块,不能回纳。被紧急送至我院后,急诊拟腹股沟嵌顿疝收住普外科。

入院后,医生试行手法复位成功,且无腹痛、血便等绞窄性疝表现。次日,普外科主任王少军及副主任医师陈军为患者施行了腹腔镜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手术顺利。患者术后第一天便可下床活动,术后第二天即顺利出院。患者说,“听说疝气手术通常要住院一周左右,而我术后第二天就出院了,微创手术太神奇了,太不可思议了”

疝气,民间通俗叫法是“小肠气”,即组织或器官一部分离开了原来的位置,通过人体间隙、缺损或薄弱部位进入另一部位。说的再形象点就是,本来小肠在你下腹部,由腹膜包裹住,但因某种原因,这个膜破了个洞,于是,小肠就通过这个洞“漏”到腹膜外,形成了一个“鼓包”。当然,可以尝试把“漏”出来的肠子塞回原位,只不过保不齐某个时候这截肠子又会“漏”出来。因此,疝气常常被形象地比作“鸠占鹊巢”。

目前,我院普外科已常规开展腹腔镜下疝修补术,相较于传统疝手术,腹腔镜下疝修补手术优势明显。除了切口小以外,在腹腔内操作时,医生能够同时观察双侧腹股沟区,如对侧有疝,可一并修补。另外,腹股沟区一般有三种疝,分别是斜疝、直疝、股疝,传统手术只能在外面修补一种疝,而腹腔镜疝把整个耻骨肌孔全部修补了,直接避免了三种疝的发生,可谓“一举三得”。

术后,患者应避免剧烈活动及重体力劳动,医生通常建议至少三个月避免腹部用力,重体力劳动、用力咳嗽、大笑、便秘、用力排便等都会引起腹压增高,再次诱发腹股沟疝,影响患者生命健康。

(供稿姜海广/编辑曹旭/责编张忠顺/审核梁劲松)

主办单位(版权所有):仪征市人民医院    
地 址:仪征市东园南路61号    联系电话:0514-83450119  苏公网安备 32108102010018号  苏ICP备10012174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