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市人民医院创建“群众满意医院”服务承诺
发布日期: 2011-05-10 来源: 仪征市人民医院 访问量:61 |
一、目标任务
为保障创建取得实效,我院将按照扬州市纠风办、扬州市卫生局对创建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具体要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教育治理、社会评议、监督考核、奖励惩处”等四项机制,通过各项“利民、便民、为民、惠民”措施的落实,以期收到在“收费、服务、行风、惠民”等方面让患者和社会四满意的效果。
二、服务承诺
1. 进一步完善服务信息公示,利用电子屏幕,公示栏等向社会和病员公示各科专家相关信息、专家专科门诊服务时间等,方便病员选择性就诊。
2. 实行各类服务项目的收费标准和药品价格公示,门诊实行超市式清单,住院病人实行费用每日清单制,出院病人提供费用汇总清单,在门诊及住院大厅设立触摸查询电脑,方便病人查询,使患者明白、放心地消费。
3. 在各服务窗口推行文明服务,每个工作人员佩卡上岗,使用文明礼貌用语,不讲服务忌语。严格执行本院的“首问负责制”,为患者和群众提供热情、方便、有效的服务。
4. 在门诊、住院大厅及各病区公示医院监督电话(白班时间:0514-83462257、83450100、节假日及其他时间:0514-83450119转总值班、18952528172),随时接受患者和社会监督。接到投诉后,将根据投诉情况及时进行调查,一经查实立即向投诉者反馈(能当时解答的即时给予解答;一般问题3个工作日内答复,严重或较大问题7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如遇特殊情况不能如期答复的,提前向投诉人说明情况)。对确实存在问题的,将对相关责任人员,按医院规定进行处理。
5.门诊设有“一站式”服务中心,为就诊人员提供方便门诊、医疗及健康咨询、导医导诊、检验单发放、提供轮椅及门诊病人投诉处理等项服务。
三、服务规范
按照《江苏省医疗机构主要服务窗口服务规范(2009版)》要求执行,医院将统一制作,在一站式服务中心、挂号室、门诊住院收费处、药房、影像科、检验科、注射室、输液室、急诊室和食堂等服务窗口进行公示,以规范服务行为,接受病员监督。
四、惠民举措
1.根据扬州市卫生局、扬州市双拥办2008年7月23日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功臣、军人和随军家属及未成年子女就医“两(五)免八减半”工作意见》精神,继续对上述对象就医时,依据应享受的优惠政策,认真落实其“两(五)免八减半”的待遇(具体的就医流程及应享受的优惠项目公示在门诊大厅内)。
2.根据仪征市相关文件精神,继续对持有市民政部门发放的《低保证》和持有市总工会发放的《特困职工证》的就医对象,严格按规定减免相关就医费用。
3.为使医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医院将按要求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同时积极探索并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以切实减轻患者的费用负担。
4.严格执行“三合理”要求,规范收费行为,为减少病人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对上级和同级医院的医技检查结果互认。
5.药品采购按照扬州市卫生局要求实行网上采购,降低药品进价,让利于民。
6.经常邀请上级医院的专家来进行义诊服务。
7.开设临床药师免费药物咨询,指导患者正确合理用药。
8.全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合理配备护理力量,为住院患者提供责任制的整体护理服务。
五、特色服务
1. 各服务窗口除按服务规范提前开窗、开机外,在就诊高峰时,一律实行弹性排班,开足窗口,用足设备,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需要。普通医技检查、检验结果不超过半天。
2. 全方位推进预约挂号服务,开通电话预约、现场预约、诊间预约、出院时预约、网上预约等多种形式,尽量减少排队等候时间,极大地方便有特殊困难的患者。
3. 实行专家门诊全天候和无假日门诊服务,安排专家全天门诊,切实解决病人上下午看病衔接问题,真正方便病人就医。
4. 大力推行“病区助理”工作,进一步改善了医疗服务,提高医院服务质量,构建更加和谐的医患、护患关系。
5. 对于本院未开展的检验项目,可以为病人提供将标本送至有关检验中心检查后结果送交病人的服务。
6. 对于做检验项目检查而又无时间取检验结果的患者,可为其提供电话、邮寄报告结果的服务。
7.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通过门诊的健康教育处方、视屏播放、向住院病人发放健康手册及实时的健康知识指导和体检中心定期开展的“健康大讲堂”和院外的“健康教育社区行”等活动,全面推进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利用医院资源优势经常为广大市民提供健康咨询和义诊服务。
8. 为需要帮助的患者提供陪检、寻租车辆、护工服务等。
六、创建措施
1. 医院成立了创建“群众满意医院”活动领导小组,一把手负总责。制定创建“群众满意医院”实施方案,召开由全院职工参加的动员大会,院长对如何开展群众满意医院进行部署和动员。
2.利用电子屏幕、院报和制作横幅等,广泛宣传,营造创建氛围。
3.巩固“规范收费医院”创建成果,梳理完善相关制度。修改、充实、完善为实现目标任务所采取的措施,并形成规范和机制,常态运行。
4.加强临床“三合理”管理,有效控制药占比,制定并实施临床路径,实实在在地让病人得到实惠。
5.加强医院安全管理,梳理、完善各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保证医疗安全,提高医院应急保障能力。
6.按照市纠风办、卫生主管部门的要求,按规定进度开展创建活动。通过各种会议、报纸、网站等媒体及时报道创建工作进展情况,针对遇到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